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升级,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推进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如何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家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税收政策是政府相机抉择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为激励企业发展,我国先后实施了多种减税政策,减税力度空前,“十三五”期间我国减税降费总规模达7.6万亿元。然而降低税负并非减税政策的最终目标,通过什么机制途径实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微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才是减税政策实施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深入挖掘减税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探讨其实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研究分析的逻辑思路为“理论探讨——现状描述——实证分析——机制检验——结论建议”。首先,分别梳理了减税政策、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税收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相关研究,并进行文献评述,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构建减税政策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图,分别阐述减税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固定资产投资的中介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分析减税政策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现路径。
其次,对减税政策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对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减税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减税规模、宏微观税负、研发投入和企业投资四个方面描述了减税政策的执行情况。同时描述了宏微观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趋势,并从技术属性、产权属性、经济虚拟程度、企业规模以及所属地区五个方面描述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
再次,以2008-2019年上市企业为样本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以企业综合税负作为衡量减税政策的代理变量,检验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更改关键变量测度方法、滞后解释变量、剔除受影响样本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减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效应对高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实体经济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东、中部地区企业来说更为显著。
接下来,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从企业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两大中介视角和融资约束调节视角,分析减税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减税政策能够通过促进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却容易导致固定资产过度投资从而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同时在减税政策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融资约束起调节作用,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大,减税政策的作用效果越强。
最后,在总结全文结论的基础上,就继续实行减税政策以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分析的逻辑思路为“理论探讨——现状描述——实证分析——机制检验——结论建议”。首先,分别梳理了减税政策、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税收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相关研究,并进行文献评述,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构建减税政策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图,分别阐述减税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固定资产投资的中介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分析减税政策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现路径。
其次,对减税政策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对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减税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减税规模、宏微观税负、研发投入和企业投资四个方面描述了减税政策的执行情况。同时描述了宏微观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趋势,并从技术属性、产权属性、经济虚拟程度、企业规模以及所属地区五个方面描述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
再次,以2008-2019年上市企业为样本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以企业综合税负作为衡量减税政策的代理变量,检验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更改关键变量测度方法、滞后解释变量、剔除受影响样本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减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效应对高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实体经济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东、中部地区企业来说更为显著。
接下来,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从企业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两大中介视角和融资约束调节视角,分析减税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减税政策能够通过促进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却容易导致固定资产过度投资从而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同时在减税政策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融资约束起调节作用,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大,减税政策的作用效果越强。
最后,在总结全文结论的基础上,就继续实行减税政策以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