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由于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凸显,退耕还林成为当地荒漠化治理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对沙区退耕还林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格局、植被演替、土壤变化规律以及恢复的过程和机理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样地和样方法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退耕还林地进行调查,对不同退耕还林年限下退耕地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相似性系数、种群分布格局、生态位进行了计算,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典型对应分析(CCA)、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等方法,对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物种多样性、物种消长及优势度、种群格局变化等进行了分析,对植被演替规律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植被演替机制与进程研究,本文将沙区植被演替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退耕还林6年以内形成的半流动沙丘,退耕地内主要为一年生沙生植被,种群密度相对较小,总盖度一般为30%~45%之间,高度低,种群之间无明显竞争、抗干扰能力差、空间格局分布随机,其特征群落为沙竹+巴锡藜群落等。其植被演替态势是向着正向发展,但是如果受到干扰可能使其停止或者逆向发展。
第二阶段为退耕还林6-14年形成的半固定沙丘,退耕地内主要为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混合生长,主要特点为种群密度适中,总盖度一般为60%左右、种群高度较低、空间格局分布均匀、抗干扰能力一般,其特征群落为牛心朴子+乳浆大戟等。其植被演替态势是向着正向发展,是演替快速发展的初期。
第三阶段为退耕还林14-18年形成的固定沙丘,退耕地内主要为灌木和多年生植物混合生长,主要特点为种群密度较大、总盖度基本在70%左右、种群高度较高、空间格局分布出现集群分布现象、种群之间的竞争相当明显、抗干扰能力较强,其特征群落为油蒿+羊柴群落等。其植被演替态势是向着逆向发展,是植被演替的消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