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城市体系的发育程度和完善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前提。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也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对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城镇体系也进入一个激烈演变期,包括大城市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兼并以及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强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当前我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城市规模体系不正常,大中小城市的比例不协调,分布分散,特大城市的城市问题突出;职能体系重复,城市之间的竞争激烈,缺乏合作;空间结构不合理,布局混乱等,亟待优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省份之一的山东省,其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体系变化较快,并不断改变着区域整体的空间格局。因此,正确认识山东省城市体系特征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城市体系,优化结构,有助于带动山东以及环渤海地区城市与经济的发展。全文共分6个部分,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阐述城镇体系的相关概念和对应着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山东省城镇规模结构演变与优化。选取1995-2010年这一时间段的县级以上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据,通过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及分形理论等方法分析出规模结构的演变,总结出规模结构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规模结构的优化对策。第四章为山东省城镇职能结构演变与优化。通过引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纳尔逊法进行城市职能特征与分类研究,选取2000和2010年两个时间截面的有效数据进行对比,最后针对其特征归纳出职能结构的优化对策。第五章为山东省城镇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通过分析山东省城镇经济规模结构的影响力及城市流强度,来总结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规律,以期寻求到一种新的布局模式,同时还针对当前布局的特点归纳出优化空间结构的对策与建议。第六章为山东省城镇体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在总结第三、四、五章分述的优化城镇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提出山东省城镇体系合理高效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