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储备的适度性规模问题近30年以来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国际角度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全球尤其是东亚地区国际储备总额持续快速增长,以全球进口总额为基准进行衡量,2006年全球国际储备总额已经较1970年增长了一倍以上,比1990年的水平也高出了58%,这一现象与世界货币制度浮动化的趋势是相悖的,传统理论无法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从国别角度来看,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已饱受国际储备高企之苦,急切需要改革其国际储备管理体制,实行更加主动、多元化的国际储备管理战略,而目前现有的国际储备规模理论由于滞后于当代经济形势的发展,也不能为国际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在此背景下,结合当前国际经济现实建立一套解释力和实用性强的国际储备最优规模理论就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本文通过回顾近40年来全球国际储备规模的变化趋势,指出传统观点不能有效解释国际储备局势历史变革的原因是其忽视了潜在的货币危机对储备行为的影响,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预防货币危机发生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持有国际储备的主要动机。本文使用外汇市场压力(EMP)界定货币危机,借助25个发展中国家1979至2004年间的历史数据分析了货币危机的诱发因素。计量结果显示,一国国际储备规模与其短期债务总额的比值、实际汇率偏离长期趋势的幅度以及经济增长速度三个经济指标对货币危机有良好的预警作用。以该结果为基础,结合成本收益方法,本文最终建立了一套各国普遍适用的预防性国际储备需求的求解方法。
本文在四个方面有别于其它探讨国际储备最优规模问题的文献:
一、传统文献在研究储备问题时通常不考虑黄金储备资产存量,导致了趋势分析的不准确。本文则考虑了黄金储备的影响,分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全球储备规模的变化趋势,通过该趋势说明了近年来世界各国持有国际储备的动机已经改变,持有国际储备防范金融危机已成为各国持有国际储备的主要动机。
二、改进了Garda和Soto(2004)对国际储备规模问题的前沿件研究,在时序数据分析的同时建立了国际间的比较模型,为从全球视角分析制度变量对货币危机的影响提供了工具。通过计算,本文发现,不同于Garcia和Soto(2004)的结论,一国国际储备规模的年度变化并不对货币危机有良好的预警作用,而国别之间国际储备规模的不同对于货币危机的预测是有效的。另外,政治发展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等制度性变量对一国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没有显著影响。
三、有别于我国相关文献主要关注的是我国经济的表现,本文进行的是普遍性分析,样本容量是25个发展中国家1979至2004年间的主要经济数据,这些数据提供了更多有关货币危机的信息,使分析更加准确。
四、与国内同类论文相比,本文将计量分析融入了最优化模型,依靠实证研究而不是逻辑演绎确定模型参数,避免了因变量过多造成的推理上的复杂性,使模型具有了很强的扩展性和实用性。
最后,作为模型的一个应用,本文回答了近十年来东亚地区国际储备规模增长的合理性问题,对1997-2004年间中国、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四个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预防性最优储备规模进行了估算。研究发现,尽管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积累量普遍迅速攀升,但是各国依然由于国内经济状况的不同而在国际储备充足性问题上处于不同的状态,如在2004年底我国和马来西亚的国际储备积累已明显过度,承受了不必要的机会成本和汇率风险;而泰国的国际储备规模虽然也一直持续扩大,但仍处于适度的范围之内;印度尼西亚则从金融危机以来一直表现为国际储备不足,需采取措施予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