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名化的认知机制及其在学术文本中的应用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ax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词化是许多语言中都存在并频繁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其他词类,比如动词、形态词向名词转化的过程。前者称为动词名化,后者称为形容词名化。不同流派的许多语言学家都曾经研究过动词名化,比如传统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和认知学派等。本论文从认知角度研究动词名化,并试图解释其认知机制。  动词名化是一种认知角度的改变。动词转换成名词是一维的时间向三维的空间转换,是动态向静态、具体向抽象转换的结果。本文考察了动词名化现象中最典型的动作转施事受事和动作转结果两大类型,并分析了这类转换的认知释义。这是符合人类最基本的事件认知框的原理。根据Langacker的理论,动作事件认知框是所有的认知框中最基本及最典型的认知框。Langacker主要采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典型事件,在其概念结构中区分了参与者(认知中处于最凸显的地位)和场景(时间、地点等,次凸显)。而Talmy(1985,,1988)对运动事件框架的概念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确认了与动态动词密切相关的六种基本的认知意义成分(或概念成分):图形、背景、运动、路径、方式和原因。后三者Langacker统称为“场景”。Talmy侧重用后三者等次凸显成分来分析英语的句法。所谓“注意窗”,即对事件框架中某些部分做前景化处理的认知过程。  王寅(2007:239)在Langacker和Talmy的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ECM中的两大基本元素:行为(Action)和事体(Being)与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两大词类范畴------动词和名词----相对应。ECM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能合理地解释动词名化中的转喻机制,为转喻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体验基础。事实上,ECM也是人类认知中转喻思维的一种体现。本文借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用来分析动词名化现象的运行机制,并结合凸显理论和图像-背景理论等,说明动词名化是人们根据视角的转换,对事件认知框的动作部分(前景)进行处理和凸显,让其背景化,使其转换成名词的过程。  从上面对动词名化的认知机制的分析得知,动词常用于描写具体过程,强调其中的各成分的关系,具有时间性;名化词常用于表述一个整体的范畴,包括了范畴内的所有关系,隐藏了时间性。动词名化是学术文本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这是由学术文本本身的内在特点决定的。学术文本的正式性,准确性,简洁性,客观性,并要求信息量大,使得学术文本中不得不经常使用高度概括性和抽象的名词化。  名词化术语的频繁使用使学术文本显得专业性强,更正式。由于名词化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有很强的概括性,可以增加形容词等修饰语,增加其信息量和准确性。大量使用名词化让学术文本在简洁的同时,又包含了很多的信息量,造成读者费解。名词化的使用,弱化或者省略了时态、主语及宾语等,使得学术文本隐藏了主观性,强调了客观性等等。  本文只是选取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角度----事件域认知模型和凸显理论------对动词名化的转喻机制进行阐释。最后利用名词化的运行机制,针对学术文本频繁使用名词化的现象进行研究,得出学术文本的特点决定其必须经常使用名词化的结论。期望这个结论对于学术文本的学习和教学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能补充并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研究对动词名化的思路。
其他文献
后现代主义小说以其不确定性和语言游戏为典型特征。唐纳德·巴塞尔姆对文字的独特运用和他令人耳目一新的写作手法,使其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
本篇研究主要以4岁的肖叶子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10周的汉英双语读写及口语训练,对其在国际幼儿园双语环境中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观察。作者以让研究对象用英汉双语对无配字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