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煤炭行业借助科技创新之力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仅2020全年我国煤炭开采、掘进机械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 78.5%和60.4%。但井下矿井资源开发始终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灾害愈频发等难题,其中就包括了关于泥质膨胀性软岩巷道的围岩变形控制问题的研究,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泥质膨胀性巷道的变形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大巷围岩中泥质岩膨胀引起的时效性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煤炭行业借助科技创新之力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仅2020全年我国煤炭开采、掘进机械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 78.5%和60.4%。但井下矿井资源开发始终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灾害愈频发等难题,其中就包括了关于泥质膨胀性软岩巷道的围岩变形控制问题的研究,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泥质膨胀性巷道的变形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大巷围岩中泥质岩膨胀引起的时效性变形特性的有关研究成果:(1)通过岩石膨胀试验可知,巷道内泥质岩自由吸水状态下的膨胀变形曲线在岩石浸水初的前7 h内变化陡峭,近似线性膨胀,该阶段的膨胀率能达到最大膨胀率的36%;同时,有侧向约束状态下的泥质岩膨胀量要高于自由状态下的岩石膨胀量,达到变形稳定的时间也更短。(2)基于围岩松动圈理论、围岩湿度场运移规律和圆形巷道内膨胀岩膨胀规律,根据数学推导获得了实验室岩样所在的巷道围岩的膨胀变形计算公式;以底板变形为例,分别得到了新采掘的巷道4d、8d、12d、16d、20d、24d和28d后的底板表面膨胀变形曲线、距离巷道底板表面2.5 m、3.5 m、4.5 m、5.5 m、6.5 m、7.5 m和8.5 m位置处的膨胀变形曲线。(3)提出“水-力”作用下考虑岩石膨胀与弱化效应发生下的围岩膨胀量计算方法,推出了岩石软化度与弱化系数之间的关系式,发现岩石弱化程度与其膨胀程度大致呈正相关。(4)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从岩石弱化程度和围岩弱化范围两方面研究了泥质膨胀性围岩的变形时效性。因弱化引起的顶板围岩下沉量增加率基本控制在5%以内,两帮围岩收缩率在10%以内,底板成了巷道开挖后的主卸压区,围岩遇水弱化的变形时效性也着重表现在底板底鼓量的变形时效性上。(5)基于北翼辅助运输巷的现场实测,发现围岩表面位移变化具有时间累积变形特点,顶底板变形比帮部变形突出,左帮变形速度大于右帮,巷道破坏主要表现为底鼓破坏。图[50]表[36]参[70]
其他文献
本文以树莓派3B+为基础,融入物联网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人脸识别的嵌入式民用安防系统。相较于传统形式的民用安防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价格便宜,体积小,可移植性高,可扩展能力强、识别效果更好。首先,针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对系统软硬件和云平台部分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其中硬件部分涉及到系统主控器件和其余辅助模块的选择和结构设计,软件部分则包含系统软件结构设计和软件环境搭建的细节。其次,鉴于嵌入式
目的:恶性骨肿瘤发病率很高,肿瘤病灶本身对患者健康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激活的破骨细胞导致的病理性骨破坏也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急需治疗骨肿瘤和骨破坏的新方法。骨靶向性光热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时空可控的治疗方式,在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它的原理是利用特异性结合在肿瘤局部骨破坏部位的光热剂将光能转换为热能,导致肿瘤局部高温,诱导周围的肿瘤细胞凋亡,并且不会对正常组织产生损伤,在体内外
周期性张应变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我们研究了 microRNA-1-3p在周期性张应变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我们的实验数据显示:microRNA-1-3p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主动脉中表达下调。15%的病理性牵张抑制了 microRNA-1-3p、calponin和SM22的表达,但增加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以及V-ets成红细胞症病
土壤质量与土壤的结构密切相关,采煤过程中持续发育的地表拉张裂隙,直接改变了土壤结构,是沉陷区土壤质量改变的直接因素。查明采煤过程中拉张裂隙区土壤质量是精准恢复沉陷区土地质量的关键,选择安徽淮北孙疃矿拉张裂隙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研究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分布分布、土壤质量评价、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等研究,探讨了采煤拉张裂隙区不同位置、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重金属的差异
本文依托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示范课题项目“山区高速公路弃土场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和综合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以云南地区上百个弃渣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弃渣的物理力学性质、弃渣边坡的堆积演化特征、失稳破坏机制、稳定性评估方法和综合安全控制技术等相关内容展开了研究,成果如下:(1)现场调查和颗粒流数值模拟揭示了弃渣的运动分选行为造就了弃渣边坡具有明
近几年,在地下水位降低、采空区沉陷等因素影响下,国内各地发生土体非均匀沉降的现象越来越多。土体的沉降对地下结构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含初始缺陷的结构物更易破坏。埋地管道作为重要的地下结构物,其承担着城市输送石油天然气的重任。但埋地管道难免因土壤腐蚀、外力等因素而产生裂纹,初始裂纹的存在极大削减了埋地管道的使用寿命,如何得到含初始裂纹埋地管道的破坏规律和评估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综合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向十四五规划的推进,城市的发展速度愈加猛进。由于种种原因带来的建构筑物沉降导致的事故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不仅造成人们生活不便,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埋下隐患,快速化发展下的建筑物沉降监测研究已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先进的测绘仪器,按照标准规范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利用一定的数学处理方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科学处理,找到能科学反映建筑物沉降规律的数学模型,正确预测建筑物沉降量。本文以合肥市
淮南舜耕山-罗山推覆体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在长期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样式,推覆体构造研究为资源勘查和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同时也为煤矿瓦斯及水害防治提供依据。为此,采用野外地质调查、构造统计和演化、微观分析等方法对区内构造地质剖面、宏观和微观地质构造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动力学特性,探讨了研究区推覆体构造形成与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呈东西方向展布,主要由舜耕山块体和罗山块体构成
随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其中由于车道偏离导致的交通事故更是逐年增加,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成为研究方向。论文以国内外车道偏离控制系统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辅助驾驶技术中的车道偏离防避系统控制进行探索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获取道路信息,并对车道线进行识别检测,为后续车辆偏离车道决策提供依据。针对弯道车道线识别要求具有实时性和鲁棒性,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车道
为了研究负压条件下爆炸容器内爆炸引起的振动及噪声特性,本文针对自行设计制造的小型抽真空爆炸罐和5 kg TNT当量球型爆炸容器进行相关研究。分别在小型抽真空爆炸罐和5 kg TNT当量爆炸容器内进行负压环境爆炸实验,借助NUBOX 8016型爆破振动测试仪、LeCroy示波器、SZ4A型噪声振动测试仪、加速度传感器等仪器对爆炸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参数进行测试。采用Hilbert-Huang Tr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