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小麦上赤霉病的发生发展,已严重的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而防治手段主要是化学防治,其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常以某一种药剂或其复配剂在田间连续大量的使用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或抗药性。因此,本研究以三唑类杀菌剂丙硫菌唑为主,以咪鲜胺、二硫氰基甲烷、氯啶菌酯、啶酰菌胺、叶菌唑、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为筛选药剂,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小麦赤霉病菌对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选取毒力值较低的单剂进行复配,明确有增效作用或者相加作用的配比,以丙硫菌唑和咪鲜胺为有效成分进行了环保剂型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研制并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的验证。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咪鲜胺、二硫氰基甲烷、氯啶菌酯、啶酰菌胺、叶菌唑、吡唑醚菌酯、多菌灵等对赤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赤霉病菌的毒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咪鲜胺(0.098μg/mL)、叶菌唑(0.104μg/mL)、吡唑醚菌酯(0.173μg/mL)、多菌灵(0.637μg/mL)、二硫氰基甲烷(3.927μg/mL)、氯啶菌酯(4.044μg/mL)、啶酰菌胺(7.246μg/mL)。故选择咪鲜胺和丙硫菌唑进行复配。通过Horsfall法,分析评估丙硫·咪鲜胺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如下所示:所有丙硫·咪鲜胺复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增效C值比较稳定,均大于1;在丙硫菌唑与咪鲜胺配比为3:7~1:9时,增效C值均大于等于1.2,表现为增效作用。综合增效作用结果和经济因素,确定丙硫菌唑与咪鲜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配比(质量比)为4:3、4:1。2.基于丙硫菌唑与咪鲜胺的理化性质,筛选适宜的油相分散介质,研制了丙硫菌唑、咪鲜胺质量百分比分别为4:3和4:1的两种30%丙硫·咪鲜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确定了两种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1)17%丙硫菌唑、13%咪鲜胺、4%农乳601#、4%EL-20、2%无水钙盐、0.75%硅酸镁铝、油酸甲酯补足至100%;(2)24%丙硫菌唑、6%咪鲜胺、5%农乳603#、7%A-115、2%无水钙盐、0.6%硅酸镁铝、油酸甲酯补足至100%。对研制的两个制剂样品进行了各项理化指标检测,均达到可分散油悬浮剂农药产品相关质量控制指标要求。3.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评估杀菌剂丙硫菌唑、咪鲜胺及研制的两种比例的30%丙硫·咪鲜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在实验室液体摇培情况下对DON毒素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比例的30%丙硫·咪鲜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一定程度抑制小麦赤霉病菌毒素的产生,但是单位菌丝产毒量与单剂丙硫菌唑、咪鲜胺的单位菌丝产毒量无显著差异。4.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对研制的两种30%丙硫·咪鲜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小样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两种30%丙硫·咪鲜胺悬浮剂的防效均高于25%氰烯菌酯悬浮剂。综合防效和经济因素,确定研制的两种30%丙硫·咪鲜胺悬浮剂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较好药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