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经济下行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处于不利的境地,尤其是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成为了我国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主要瓶颈。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近一半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一是因为获得正规金融体系的外部融资较困难,二是金融体系的融资力度太弱,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因此,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发展市场巨大。尽管供应链金融早已得到学者们的普遍性注意,但其研究更多是基于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物流金融、贸易金融等,或者是较为宽泛的理论框架,缺乏实践基础,结合前沿技术和理论发展结果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实践性风险管理模式却极为罕见。随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诸多新技术例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层出不穷,新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衍生了诸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新模式。然而,针对不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风险管理却有待完善。那么,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发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存在哪些风险?企业应当如何结合自身情况,设计出合理可行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呢?这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又能为当今的企业提供哪些借鉴呢?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的现实背景,在现有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几种模式,梳理了风险管理的内涵,并概述了供应链金融风险。接着剖析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现状。之后对Z公司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当前环境下前沿技术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针对Z公司风险管理模式的问题进行了优化,从而提出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模型。笔者研究发现产业链模式下的企业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能够实现产业链中所有企业的业务闭合,并且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避免了产业互联网平台中资金提供方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与此同时,将全面风险管理与战略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风险与效益的最佳组合,以提升风险管理的科学合理性。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详细的分析了国内外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管理的理论成果,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风险管理模式的理论,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特定领域内,创新性地提出了结合前沿技术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模式,以期为引导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