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全球各类灾害日益频发,包括战争、灾害、恐怖、骚乱在内的大量危机事件已构成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美国遭受的“9.11”恐怖主义袭击、中国的SARS疫情、伊拉克战争危机、伊朗大地震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灾害管理已成为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迫任务。本文以Saundra K. Schneider的差距理论(Gap theory)为发端,以美国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为分析样本,截取危机管理中的反应阶段为观察时段,探讨了政府灾害防御体系中的弹性因素(resilience)和非政府力量对危机应对效果的影响。 文章的主要结论是政府政策中的弹性和非政府力量的介入能够有效减小差距(gap)、提高政府应对效能, 两者的合力(synergy)建构出一个危机反应模式。希望该文能为我国现代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者提供一点启发。 论文所用理论框架是Saundra K. Schneider的差距理论(Gap theory),该理论将政府官僚规范(bureaucratic norms)和民众规范(public norms)加以区分,两者在灾害爆发后的各自变化及产生的差距(gap)是理论的核心。Schneider指出危机爆发后产生的突发规范(emergent norms)使民众规范逐渐背离官僚规范,令原本互相和谐相处的两种规范出现了差距,差距越大,政府危机应对效能越低。作为对Schneider差距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扬,这一反应模式的建构紧紧围绕灾后影响两个规范变动的主要因素展开,即政府制度方面的弹性和影响民众行为取向的非政府力量。全文主体分为三部分:首先文章详细回顾了差距理论,将其简化成一个表现灾后官僚规范和民众规范的变化趋势、差距的生成,以及差距大小和应对效果关系的示意图。第二部分在差距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弹性概念,指出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的弹性因素能够缓和僵硬的官僚规范,使其可以及时应对民众规范的变化,是影响差距大小的重要因素。但在危机防御体系的现实构建过程中,由于制度制定者很难平衡体系对稳定性和弹性的双重要求,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注入弹性因素改变危机应对体制的过度刚性来提高危机应对效果。随后文章转向分析影响差距的民众规范,指出各种非政府力量在危机爆发后的活动可以影响受灾民众的价值取向,使灾后的民众规范尽可能小地偏离官僚规范,减小了差距,有效弥补政府机械执行预案等灾害法规带来的弹性缺失。因此一种能够兼顾政府弹性和非政府力量的危机反应机制成为一个比较理想的危机反应模式。 第三部分试图把上述对这一反应模式的抽象讨论放在具体的危机反应案例中考察。本章选取美国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具现美国政府应对此次危机时的弹性表现以及非政府力量(主要关注媒体和NGO)积极参与救灾、影响民众心理、减小差距、提高政府危机反应成效的过程。指出政府弹性加上非政府力量的积极介入最大程度地提高了9.11事件的应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