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的构建与肿瘤靶向诊疗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yangkai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是由于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使细胞生长失去控制,并伴随着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的一类恶性肿瘤。癌症病情发展迅速且死亡率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对癌症进行精确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是现代医学亟待实现的目标。近几十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患有同类型肿瘤的不同个体在同一种治疗手段下的愈后反应存在着差异性,为肿瘤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迫切需要研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得益于近几十年来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纳米材料先后问世,它们独特的理化性质在分子成像和传感以及治疗干预的新模式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无机纳米材料具有可以被高度功能化的表面为开发先进的诊断和治疗药物、提高重大疾病的检测和治疗水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研究论文针对肿瘤治疗和纳米药物构建中存在的困难,以无机纳米材料为基础,结合核酸适体和天然细胞材料,围绕多功能肿瘤靶向纳米诊疗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开展了如下研究:(1)针对单一治疗手段下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构建了集肿瘤靶向和多模式协同治疗于一体的纳米组装体。在第二章中,以具有良好光热转化性能的金纳米棒作为基础载体,通过层层组装的方式对金纳米棒表面进行了功能化修饰。首先将携带巯基的核苷酸链通过Au-S共价键连接到金纳米棒表面,之后根据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一步将核酸适体AS1411组装到纳米颗粒表面,从而获得可靶向识别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核仁素的纳米体系。以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和光敏剂meso-四(4-甲基吡啶基)卟啉(TMPy P4)作为药物模型,将两种药物通过π-π堆积作用分别负载到DNA互补配对序列中的GC碱基对和AS1411形成的G-四链体中,最终得到靶向递送双药纳米治疗体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纳米治疗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靶向肿瘤细胞并通过光控触发多模式协同治疗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克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造成的治疗瓶颈。(2)针对肿瘤进行个性化治疗的相关纳米药物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从仿生角度出发,借助天然细胞材料的生物学功能相关优势,开发了一种可靶向同源肿瘤细胞的仿生纳米药物。在第三章中,通过溶液-凝胶法(Sol-Gel)合成了一种由磁性纳米颗粒内核和介孔二氧化硅壳层组装形成的核壳结构,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将近红外光敏剂吲哚菁绿(ICG)装载到介孔二氧化硅壳层中,得到具有MRI成像与光热治疗功能的纳米颗粒。最后,将肿瘤细胞膜碎片包覆在纳米颗粒表面,成为对同源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的仿生纳米药物。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仿生纳米颗粒与非天然细胞材料修饰过的纳米颗粒相比,对同源肿瘤细胞的靶向效果更好,产生的光热治疗效果更强,有效解决了肿瘤个性化治疗纳米药物靶向功能相关模块构建中的困难。(3)生物机体复杂的生理环境会使作为外源性物质的纳米药物在血液循环中面临各种生理屏障的清除作用,使纳米药物的诊疗效果受到影响。在第四章中,我们建立了4T1肿瘤细胞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并在第三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天然细胞材料修饰的仿生纳米药物在生物机体中对肿瘤组织的靶向与光热治疗效果。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仿生纳米药物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通过近红外荧光成像实时监测其在机体中的分布情况。此外,该仿生纳米药物在肿瘤细胞膜碎片的保护下,可有效富集在肿瘤部位并显示出良好的光热转化效果,对肿瘤组织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对存在未知干扰的复杂体系中感兴趣的多个组分进行直接、快速、同时和准确定量分析是一个颇有挑战性的分析科学难题。随着高阶仪器的发展和化学计量学的深入研究,化学多维校正方法在解决这一难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化学多维校正方法与高阶分析仪器相结合拥有独特的“二阶或高阶优势”,与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化学多维校正能通过“数学分离”代替或增强“物理或化学分离”,无需昂贵的分离设备和繁琐的样本前处理步骤,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机房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这也对电力机房的巡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巡检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时间长、效率低、耗费人力物力等,极大地影响了巡检效果。文章主要研究5G技术在电力机房巡检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了“5G+AR”和“5G+机器人”两种智能巡检技术。应用5G技术,依靠其延迟低、速率高、连接广等优势,可以实现电力机房的智能化巡检,进一步提升巡检效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
目前,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机械设备动力源正在从传统高排放、高污染的内燃机转变为环保、高效的新能源电池,同时,为了满足动力电池的动力性和续航能力,研制具有大容量、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好的新能源电池成为行业发展的研究焦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节能环保、具有较高能量密度以及较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但是,锂资源的稀缺和分布不均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与此同时,钾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低、储量丰富、标准电极电位低
有机固体废物的热解处置是一项双赢策略。一方面可以实现其资源化处置,另一方面得到的生物炭可以作为环境功能材料,应对当前水体有机污染危机,实现以废治废。但是,不同原料和方法制备的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包括吸附和催化)存在明显差异,但其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无法有效地指导制备高效的生物炭功能材料。因此,本论文以不同有机固废为原料,辅以系列结构调控手段,制备了系列生物炭功能材料;并分别
进入本世纪,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各种器件越来越微纳化,集成化。相较于传统的电子器件,光子器件具有独特且优异的特性。然而,早些年的光子器件受光学衍射的限制,无法更进一步超小型化,达不到高度集成器件的要求。现如今,表面等离激元就能够极其有效地解决这些技术困难。由于其能完美突破光学衍射限制,许多研究者将目光转向它,这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可能性。本文主要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分析其对入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是稻田中最具危害的恶性杂草,化学除草剂能有效控制稗草发生,然而除草剂的过度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得杂草发展出抗药性。开发和应用杂草综合管理方法可以减轻水稻生产对除草剂的依赖,为绿色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本研究以化感植物小飞蓬为堆肥原料,制备可用于水田稗草防控的有机控草肥,并对控草肥所含抑草成分对稗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此外,通过室内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这一制度创新举措是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法宝。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经从过去单纯地追求快速发展转换成了高质量的发展,要成功地实现这一转换,仍然需要制度创新作为保障。当前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城乡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产出效率不高等。针对这些主要矛盾与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采
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探索生命奥秘和维护人体健康的需求更加迫切。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微生物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对人类健康和人体疾病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了各种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从系统水平对微生物网络展开研究,从而揭示微生物在人类复杂疾病中的致病机制,成为了当前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高通量测序和筛选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单纯依靠传统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需实现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台的重要政策,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为代表的区域发展政策,既为推动区域经济协
为了实现高能量功率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可持续、低成本和大规模储能的先进电池技术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下一代非锂充电电池技术势在必行。在众多碱金属中,钾储量丰富,标准还原氢电势接近锂,既能满足了低成本的要求,又解决了低能量密度的问题。并且,电解液中钾离子斯托克斯半径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性,这使得钾离子电池具有超高的倍率性能。因此,钾离子电池技术被认为是先进电池技术的潜在候选者之一。然而现阶段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