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模块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以电工专业为例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成了令任课老师生厌的鸡肋,也是最令学生头痛的课程,中职数学课程更是如此。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组织力量对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于2009年1月正式颁布了相应的新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2009年版)》(简称《数学新大纲》)指出,“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明确了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新大纲》颁布以来,广大一线数学教师虽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但由于种种因素,均未取得明显效果。中职数学课难教、难学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仔细分析发现,这和数学课教学内容远离学生日常生活、与割裂专业、不能满足学生后续发展需要等密不可分。  本研究通过对中职师生的调查,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中职数学课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根据《数学新大纲》三个模块各自的功能,设计了中职电工专业的数学模块化课程方案,该方案贯彻了低起点教学,有利于学生入门上路,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强调服务于专业课程。就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方案进行了为期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块化数学课程可以较好地改善数学学习态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意识有了明显增加,学生不再满足被动接受老师“机械灌输”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与此同时,由于教学实验时间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还不全面,又因其他文化基础课程未进行模块化课程教学,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模块化课程教学,因此,教学实验效果还不够明显。加之,数学课程的拓展模块尚未进行教学实验,其教学效果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中职数学课程三个模块如何与特定专业结合、如何服务于特定专业,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体育制度改革发展极为迅速,逐步扩大我国高校体育制度自身的发展,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结合。国家教委颁布了部分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指对将来完成某活动的记忆,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主要使用现场实验发进行前瞻记忆的研究,例如让被试在特定的日期和时间邮寄卡片,让被试在特定的
移动学习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并在企业培训和语言学习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把移动学习引入到与学习情境及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学习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