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法律对策——以碳交易制度为中心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oqy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交易制度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利用市场手段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和节约环保资金的良性制度设计,以高效率和低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它促进了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一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为碳交易机制的起源。本章首先阐述了碳交易产生的法律背景,继而提出《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个创新机制,接下来在介绍“京都三机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所蕴涵的国际环境法意义,最后指出“京都三机制”促进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详细论述了欧美碳交易实践。本章首先介绍了欧盟碳交易政策的具体内容并对其做出客观评价。其次介绍美国的自愿减排政策,并分析其采取“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的可行性。最后归纳总结了欧美碳交易的实践经验,指明“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的战略地位。  第三章着重分析我国碳交易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本章首先说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和趋势,明确指明我国面临艰巨的减排任务。接下来从清洁发展机制和环境交易所两方面具体阐述了我国碳交易现状,并阐明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碳交易制度。本章为中国建立符合国情的碳交易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继续完善清洁发展机制,积极参加国际碳交易;同时,借鉴欧美经验,采用“总量控制与交易”模式,逐步构建国内碳交易体系;另外,针对市场机制的弊端,实施其他相配套的减排措施,保障碳交易制度的顺利运行。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各种各类的国际法庭相继成立,并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法庭处理的案件日益增多,其复杂性、多样化日益增强,由此涉及的证据规则问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学校班级人数剧增,一个班七八十人。随着人数的增多,学困生也相应增多。他们或是学习困难,或是表现不尽如人意。如果说优生是明亮耀眼的珍珠,那么困难生则是暗淡不起眼的沙粒,若教师对困难生赋予蚌母的调养孕育,那么困难生也可以成为光华四溢的珍珠。困难生的转化,便成为班级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一、爱心倾注,浇开心灵之花  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法庭之友本是英美法系国内司法中的一种制度,但当前却越来越多的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得以应用。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与国际投资仲裁所面临的正当性危机分不开的。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深刻地交织在一起,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人类网络化
政府对美观的管制在美国法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在公害法的框架中讨论妨害美观的行为,法院对这种侵扰行为所导致的损害从不予救济逐渐转变为承认并予以救济。在分区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