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白艺术,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早在古代的中国就流传开来。蔡邕的“飞白书”书法论、马远夏圭的“一角、半边”画论、司空图的“韵味说”文论、音乐的空白休止符等无不道出空白艺术的精妙之处。随着在许多领域的广泛运用,空白艺术逐渐成为中国文人的群体追求,形成了中国审美艺术的思想意识。在西方,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罗曼·英格尔顿的“图式化框架”、沃夫尔冈·伊瑟尔的“空白与未定点”等针对小说提出的空白理论日益为学者重视发掘,掀起文学的新思潮。他们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得益于读者的阅读理解、创造参与,正是空白艺术,带来丰厚的意韵、无限的空间,给以读者巨大的审美享受。这对于重新认识小说、正确把握小说艺术特性、丰富完善小说阅读教学有着重要启示。中西方的空白理论,无不道出空白艺术无限的艺术魅力。近年来,随着对教育认识的不断加深,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然而在中学小说阅读教学上,教师过于重视小说“三要素”,忽略了空白结构,无法完整把握小说艺术特性、全面认识小说,这一理论给教师全面认识小说、完整把握其艺术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空白艺术,激发学生创作参与,予其无尽的情思、审美享受,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给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鉴于此,笔者在中西方的空白理论基础上探寻小说空白艺术教学。首先,空白理论有着丰富的渊源,文中对空白理论进行溯源,追述了中西方的空白理论,并结合空白理论给小说空白下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析小说空白的形成原因,从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作者的有意追求、严苛政治环境下的无奈选择、读者的积极参与、作者自身的困惑五个方面加以阐述;其次,小说空白具有深刻的审美特性,是文字下潜藏的神韵风采,读者想象的审美空间,读者自我建构的磁场,具有潜在性、想象性、建构性。具体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的空白,包括语言省略、情节结构、外貌、动作、心理、主题意旨等。最后,通过实习观摩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合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的空白层次结构,在遵循以语境为依托、文本为依据、知人论世的原则下,探寻小说空白,巧设情境、反复品味,在具体教学中填充语言、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意蕴,探索小说空白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引领学生遨游于浩瀚的艺术空间,追寻个体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