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圆极化天线的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learns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先进的卫星通信和远程自动化控制雷达技术的应用开发、雷达技术应用覆盖范围的扩展,单一的极化和模式无法很好地满足圆极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圆极化天线技术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的微带贴片天线尤其在低频的部分对于现代无线装置来说仍然相对较大。左手材料由于特殊的电子物理学特性,在现代固体电子物理学、材料科学、电磁学及其他应用电子学等领域的应用人气越来越高。将左手材料的后向波效应和右手材料介质的前向波效应的相结合,带有复合左右手传输线(CRLH-TL)结构的圆极化微带天线可以有效地突破半波长的限制,实现微带天线的小型化。以此问题为研究契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左右手的传输线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在单频带与双频带的圆极化天线的设计中:1.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微带贴片天线新型的复合左右手结构。由一个微带线进行矩形辐射贴片的馈电,正面直接使用一个矩形的微带辐射片,在矩形辐射贴片的中心部分引入双螺旋槽和一个金属辐射通孔,背面引入了一个长条形的金属辐射贴片,三部分共同地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并同时实现了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常数功率双负的复合左手传输线特性。2.提出了一种应用于2.7GHz频段的带复合天线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的圆极化辐射天线。它在正面圆极化辐射天线贴片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分别被切割去了两个相同的矩形,以此很好地实现了辐射天线的圆极化辐射的性能。天线贴片加入了设计的新型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最终得出天线贴片的整体磁导率尺寸为50mm×40mm×1.6mm,采用NRW传输/反射法可以推出该天线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介电磁导率在工作频段下分别实现了双负特性。天线的轴比阻抗带宽和天线轴比阻抗带宽分别为32.4%和6.90%。3.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的复合左右手传输贴片天线结构的双频带圆极化天线的小型天线。利用提出的新型微带复合左右手传输贴片天线的结构,最终设计天线和贴片的整体尺寸分别为0.23λ0×0.18λ0,实现了微带贴片天线的小型化。微带贴片天线的中心频率分别为1.41GHz和2.9GHz的两个波段工作频率,s11<-10dB的轴比工作带宽分别为60MHz和480MHz,天线的3dB轴比和工作带宽分别为2.63%(1.39GHz-1.42GHz)和4.72%(2.48GHz-2.60GHz),在L与S两个波段上实现了圆极化的性能。这种天线结构紧凑,易于安装和加工,节约了成本。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每时每刻都会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图像信息,如何快速有效处理这些数字图像成为人类面对的一个难题。显著性检测将图像中人眼感兴趣的目标区域利用计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老年便秘(少阳阳明合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总结导师临床经验,结合古今名家及汉方医家运用大柴胡汤经验,设计临床研究方案。观察老年便秘患者64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六味能消胶囊口服以及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大柴胡汤口服以及基础治疗,疗程均为7天,并于治疗7天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的总有
近年来,随着等离子体科学研究地不断深入,使得等离子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能源、材料、环境、宇宙等诸多专业领域。特别是在材料表面改性研究方面,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对聚合物表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摄像设备的急速发展,视频存储量在急剧增长。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类型多样化以及内容丰富的视频资源,快速地了解视频信息成为一项迫切需求。人为手动拖
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深度学习技术使机器在识别精度上已经超过了人类,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于性能瓶颈。经典模型普遍计算代价昂贵的核心原因是,其模型本质都是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障碍物的吸收、遮挡、反射、绕射和散射等,导致接收信号产生衰落。无线信道衰落分为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传输路径上障碍物引起的阴影衰落
仿生机器人的传统驱动方式有电机、液压等,其缺点也显而易见,比如能量转换效率较低、噪声大、体积大,所以驱动方式的柔性化是研究趋势。本文应用了一种柔性驱动材料DEAP,为仿
未来的战争将是信息化战争为主导,因此人防的建设的重点也自然而然的集中在防电磁干扰,提高人防警报信号准确性上。由于现有的警报通信系统是基于窄带的通信技术,干扰对窄带
传统网络流量识别技术主要针对完整会话流,通过提取流统计特征,实现以会话为单位的协议分类识别。但是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由于受到接收条件的限制,接收到的数据往往是离散报文
交流伺服驱动技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由于存在着各种扰动因素,如摩擦转矩、参数摄动、负载变化、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