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稻田常用农药对不同品种水稻生理生化影响及机理的研究。结果如下: 1.农药对水稻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速率影响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在水稻品种、喷药时期及施药浓度方面研究了三唑磷、井冈霉素等农药对水稻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速率的影响。试验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的手段,在作物活体条件下,采用多探头作物活体养分测量仪采集了不同处理时水稻功能叶片标记光合产物的输出动态数据,运用动力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隔室分析模型和数学描述公式,求解了相应的输出速率常数K值。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供试农药后,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水稻叶片标记光合产物的输出速率,随着施药浓度的增加,产生的效应也增大;叶片光合速率强度的降低是造成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农药对水稻叶片丙二醛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测试了施用不同浓度的井冈霉素和三唑磷后水稻叶片中丙二醛及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农药处理的水稻叶片中丙二醛及叶绿素含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农药处理浓度的加大,水稻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也在逐渐增加,影响的时间也在加长;而叶绿素的含量与丙二醛的变化刚好相反,即在逐渐减少。 3.农药处理后对不同品种水稻SOD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研究了几种农药处理后对不同水稻品种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次施用除草剂后大部分处理5~15 d内水稻SOD活性上升,而10d左右则显著提高SOD的活性,15d开始下降,21d左右SOD活性与对照基本相一致;第二次再用杀虫双、井冈霉素处理后2dSOD活性比对照上升,6dSOD活性则下降,这表明2次施药对水稻的影响更大。水稻叶鞘中SOD活性的上升及下降反映了水稻植株的抵御能力。 叶鞘部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情况表明:农药处理后引起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上升,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一些氨基酸的变动情况可能是抗虫性下降的原因 冯绪猛常用化学农药对水稻生理生化影响及机理研究2之一。 4.农药对水稻草酸、还原糖和谷肤甘肤一S一转移酶含量的影响 研究稻田常用农药对水稻3个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药后3d,5种农药处理均导致水稻体内草酸含量不同程度的下降,多数农药对秀水110、镇稻2号的影响大于秀水63;农药对还原糖的影响不明显;农药对谷胧甘肤S转移酶(GST)的影响也因品种和农药而异,同样对秀水63的影响小于镇稻2号和秀水110,但对镇稻2号除三哇磷处理GST显著下降外,毗虫琳、井冈霉素、杀虫双处理GST显著上升,扑虱灵处理对GST影响不大。 5.农药对水稻幼苗生长及超弱发光等特征的影响 测试了农药对不同品种水稻幼苗期的生长和超弱发光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农药对2种水稻幼根和须根的生长均产生抑制,而且随着施药浓度的升一高,水稻的幼根和须根的生长受到抑制逐渐增加;随着井冈霉素浓度的升高,2种水稻的芽长呈“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而随着三哇磷浓度的升高,2种水稻幼芽的生长受到抑制逐渐增强。低浓度的井冈霉素可以提高水稻幼根的超弱发光值,却抑制水稻幼芽的超弱发光值;而高浓度的井冈霉素抑制了水稻幼根超弱发光值,却促进水稻幼芽的超弱发光值。随着三哇磷浓度的升高,水稻幼根的超弱发光值逐渐降低,水稻幼芽的超弱发光值呈“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