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汉代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汉人义利观与社会实践的研究,系统地发掘出汉代主流的义利观,以及义利观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分析其现实的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史料,解释“义”、“利”的内涵,并且揭示出义利关系的真正内涵。较详细地分析了先秦儒、墨、道、法诸家的义利观,并且分别对每一家的义利观作了评价,儒家“重义轻利”,法家“重利轻义”,道家“义利俱轻”,墨家以利释义、追求公利。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各家所提出的义利思想,为汉代各种义利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中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对汉代的影响最大。第二部分,通过对汉代诸子著作的研究,归纳出他们主要提倡三种义利观,即重义轻利的义利观、重利轻义的义利观,义利俱轻的义利观,并且阐释了三种义利观的主要观点,分析了这三种义利观的利与弊,揭示出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是汉代主流的义利观,对汉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三部分,运用《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料,从家庭内部关系、宗族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僚关系、民族关系、君臣关系七个方面来分析汉代人们的社会实践,揭示出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是汉代人们处理以上各种关系的主流思想,揭示出义利观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分析了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为什么能够成为汉人处理各种关系的主流思想,从两汉思想家的宣传,统治者通过一系列政策大力提倡,将重义轻利观念与教育相结合,并运用法律手段严惩重利轻义之人四个方面论述其原因。另外还分析了汉人的义利与社会实践对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借鉴意义。我们要坚持义与利辩证的对立与统一,片面强调哪一方面,忽视哪一方面,均会带来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