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猕猴桃是陕西省主要栽培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规模大、经济效益高,是农民增收致富和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引发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对我省猕猴桃产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该病害发展速度快、侵染途径多且侵染后导致树体病死率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猕猴桃生产中的最大灾害。但在目前的防治现状来看,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化学药剂防治存在药剂滥用、施药技术落后等现象,带来环境污染、人畜中毒、杀伤天敌、防治成本增加、病菌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因此,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猕猴桃溃疡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研究溃疡病病原菌在猕猴桃树体不同部位无症状带菌规律、猕猴桃溃疡病菌的传播途径、生物药剂防治、药剂减量增效混用、精准施药以及农业防治等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以及抗病诱导剂及有机肥对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及使用技术的研究探索,取得了以下结果:1.通过田间周年发病带菌规律调查和室内接种、分子检测,明确了多年生枝干、叶片、花朵、果实、根系等不同部位溃疡病带菌情况与带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田间发病规律,为该病害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和依据。2.通过室内在猕猴桃离体枝条、叶片上采取直接接菌、摩擦伤、刀伤、冻伤和皮孔接菌等接菌方法,进行了溃疡病菌在猕猴桃树体不同部位的侵染方式、途径和不同温度下溃疡病菌对侵染发病的影响试验观察,明确了猕猴桃溃疡病菌的侵染传播方式、途径和不同温度下溃疡病菌对侵染发病的影响。3.通过管碟法测定各生物药剂EC50。表明梧宁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氨基寡糖素、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将各药剂相互混用筛选,发现梧宁霉素、氢氧化铜与大部分药剂混用有增效或加和作用,将结果进行田间验证,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同时,对氨基寡糖素及有机肥对防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明确了在猕猴桃生长期使用氨基寡糖素及冬春季合理使用有机肥可有效的提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4.通过对田间喷雾、喷淋、涂抹3种施药方式防治效果的观察,发现涂抹法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治效果相比喷淋法与喷雾法高出20.04%和40.05%。5.根据前期的病害发生规律和田间防治研究,制定了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治技术方案,将该技术示范应用,取得了高于70%的良好防效,为猕猴桃溃疡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发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