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初中学生通过设置不同目标来检验其在实验过程中垫球成绩、身体素质、自我效能及锻炼态度的变化,并探讨变化产生的原因。本研究对目标设置理论、自我效能与锻炼态度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体育学科知识进行汇总。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与实验法等方法,在初中学生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中设置不同目标来检验对其以上四个层面的影响。从中探讨出最利于提高初中学生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能的目标维度,丰富初中学生排球垫球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以“不同目标设置在初中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为研究对象,以石河子十六中七年级(1)班、(3)班、(4)班三个班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1班52人;3班51人;4班50人。随机抽样将1班作为传统教学组、3班为明确目标组、4班为模糊目标组。实验周期为10周,第一周(前测)、第六周(中测)、第十周(后测)为测试周,教学共计7周,14学时。测试指标分别为垫球量化成绩、身体素质、自我效能及锻炼态度。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在50米跑项目中,明确目标组、模糊目标组与传统教学组经过实验在后期测试成绩中的差异性不显著。(2)立定跳远、三米三向移动两个项目的横向对比中明确目标提高的空间最大,后期测试中三个组别的差异性显著。(3)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自垫球量化测试中,只有明确目标组完成了预先设定的目标,模糊目标组完成目标情况尚待提高,传统教学组的自垫球平均值最低。(4)自我效能量表的测试分析中,明确目标组的自我效能感最强,其次是模糊目标,相对较低的是传统教学组。(5)锻炼态度的前后对比中,传统教学组中仅有行为认知、行为控制感两个维度具有显著性。明确目标组中行为认知、行为控制感和行为态度不具有显著差异;其余五大维度均显著。模糊目标组情感体验、目标态度、主观标准三个维度具有显著性。后期测试中三个组别行为态度与主观标准的差异性不显著,其余维度具有显著性。综上,设置不同目标能提高初中学生部分身体素质;设置不同目标能提高排球自垫球水平与自信心;设置不同目标能不断刺激学生的自我效能;设置明确目标更利于对锻炼态度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