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结合咽科急症(急喉痹、急乳蛾)发病的病因病机,以谢强教授治疗咽科急症的临床经验为研究对象,保存和再现其诊治咽科急症的思辨过程和具体方法,并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提炼其从刺营法论治咽科急症的学术思想。并试图对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与思考,使之更为充实、完善,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1.理论研究:以“收集、回顾、记录谢强教授采用刺营法治疗咽科急症的全部资料——分析发掘其以刺营法治疗咽科急症的实践经验——总结其采用刺营法治疗咽科急症的诊疗规律——保存和再现其采用刺营法治疗咽科急症的思辨过程和具体方法”为基本思路,结合古今文献对咽科急症的认识,分别从病名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整理谢强教授从刺营法论治咽科急症的学术思想渊源,并对其采用刺营法治疗咽科急症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性、前瞻性研究。2.临床研究:本研究以“观察、评价谢强教授采用刺营法治疗咽科急症的临床疗效(注释:本研究侧重观察、研究刺营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为基本方法,对其临床经验进行验证性研究。①急性扁桃体炎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以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为对照,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的差异。②急性咽炎研究: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本研究方案对急性咽炎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以上临床研究结果采用SAS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急性扁桃体炎采用意向性治疗(ITT)对全部随机入组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显示:谢强教授在学习、整理古今医家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经络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对咽科急症(急喉痹、急乳蛾)发病机制的阐释见解新颖、思路独特,治疗手段颇具特色:①强调对咽科急症(急喉痹、急乳蛾)病因病机、治法的整理探讨应借鉴《内经》及早期医籍对喉痹病因病机的认识;②认为瘀热壅滞、痰毒郁结是咽科急症发病的病机关键;③认为咽喉局部脉络痹阻为咽科急症发病的经络学基础;④治疗手段上,擅长采用刺营法,在部位选择方面则强调咽窍局部、三商穴、耳轮三穴并重。其操作方法亦独具特色,在传统三棱针、毫针刺营法的基础上,将针‘刀疗法引入急乳蛾治疗领域,用以割刺扁桃体局部而达到放血目的,使操作更具有技术性。2.刺营法治疗咽科急症的验证性研究显示:①急性扁桃体炎研究:两组间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试验组临床治愈2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分别为6、20、5、7例及81.5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01);两组间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均值变化比较显示,治疗后第2、4天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第7天差异有显著性(P<0.0001),提示刺营法对急性扁桃体炎后期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普鲁卡因青霉素的治疗作用。②急性咽炎研究: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1),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1),提示刺营法治疗急性咽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谢强教授从刺营法论治咽科急症的思辨过程和具体方法切合临床实际,切中病机,具有良好的疏风解表、清泻热毒、泄热逐瘀作用,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其从刺营法论治咽科急症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于继承、发掘刺营法治疗咽科急症的特色优势,规范刺营法操作手法,拓展刺营法治疗病种,避免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咽科急症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刺营法论治咽科急症具有成熟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基础,是治疗咽科急症的重要途径,重视刺营法在咽科急症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但就目前的文献报道来看,笔者认为,刺营法治疗咽科急症尚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解决:①刺营放血部位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目前主要有选取腧穴放血、耳穴(或血络)放血、咽和扁桃体局部放血三种,三种放血法之间有单独使用者、也有综合使用者,三种方法之疗效未见有比较研究。②刺营放血量各家报道不一,未见有关于放血量与疗效间的关系研究,今后有待于进行量化研究,如能以最佳的出血最而达到治疗目的,则有利于该疗法的推广应用。③刺营放血工具目前主要用三棱针、毫针,近年来谢强等人将针刀疗法引入咽科急症治疗领域,用以割刺扁桃体局部而达到放血目的,使操作更具有技术性。故有必要制定规范的标准化操作方案以便于推广应用。④刺营法治疗咽科急症的现代机理研究目前未见有文献报道,多依据古典文献对其机理进行阐释。笔者认为,临床疗效的取得,可能与刺营法可以改善咽喉局部微循环、减轻咽窍(咽后壁、扁桃体)局部组织张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而使咽喉部的炎症吸收、或促使局部肿胀消除有关。至于其确切的现代机理,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