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y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孤独感正在我国大学生中蔓延,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正常的学习、生活。为了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机制,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和问卷等研究方法,借助了方差分析、层次回归等统计方法,主要探讨了对我国大学生孤独感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因素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及其相互关系,重点探讨了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以此为大学生孤独感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孤独感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孤独感各维度上相互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孤独感有下降的趋势。   (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孤独感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孤独感高于女生。   (3)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孤独感各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理工科大学生的孤独感高于文科的大学生。   (4)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尊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父亲惩罚严厉对大学生自尊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父亲惩罚严厉越多,子女的自尊水平越低;母亲情感温暖对大学生自尊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母亲越情感温暖越多,子女的孤独感越少。   (5)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孤独感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父亲惩罚严厉对大学生社交孤独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亲惩罚严厉越多,子女的社交孤独越多;母亲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社交孤独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母亲的情感温暖越多,子女的社交孤独越少。   (6)大学生自尊对大学生感情孤独和社交孤独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子女的自尊水平越高,感情孤独和社交孤独就越多。   (7)大学生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孤独感间存在中介作用。自尊在父亲惩罚严厉和社交孤独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父亲惩罚严厉通过自尊影响大学生社交孤独;自尊在母亲情感温暖和社交孤独中也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母亲情感温暖通过自尊影响大学生的社交孤独。
其他文献
通过对357名企业员工调查,探讨了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和员工的调节焦点、组织承诺的关系。结果表明:(1)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均和组织承诺呈正相关。(2)促进焦点和感情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呈正相关,和经济承诺、机会承诺呈负相关。(3)预防焦点和规范承诺呈正相关,和经济承诺、机会承诺呈负相关。(4)促进焦点在变革型领导—组织承诺关系中不存在调节作用;预防焦点在交易型领导—组织承诺关系中不存在调节作用
近年来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负面思想的影响,给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导致了中职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选择上的困惑,并出现了自卑感和厌学情绪
视觉搜索是许多作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成份,对视觉搜索中扫视策略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在视觉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中,只有很少信息能够通过注意系统得到进一步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