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凝膏防治痤疮的免疫药效学研究及药理初探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痤疮(acne)是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和胸背部,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免疫功能异常参与痤疮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针对痤疮临床常见风热、湿热证候,玉凝膏由防风散(明代《普济方》)衍生而来,为地乌、荆芥穗、防风、白鲜皮、苦参五味中药制成的软膏剂,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本研究建立小鼠痤疮模型,观察玉凝膏防治痤疮的免疫药效,并初步探索其免疫药理机制。实验一小鼠痤疮模型的建立目的:以C57小鼠背部为造模部位,以油酸诱导,建立痤疮模型。方法:C57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9梯度浓度油酸造模组,每组2只;实验前1天剃除背部2cm×2cm范围毛发。对照组:100%液体石蜡每天涂抹60μl,连续21天。造模组:9梯度浓度油酸(25.5%~100.0%,k=0.85)每天涂抹60μl,连续21天。d22,处死动物,取背部皮肤,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形态计量毛囊角化体积比。Graphpad Prism 5软件非线型可变斜率回归,计算油酸诱发小鼠痤疮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随着油酸剂量升高,病变逐渐加重;油酸诱导小鼠的EC50为65%,95%信区间为42.07~99.74%,量效方程为 Y=0.09+0.84/[1+10(26.93-14.87x)],R=0.98。结论:确定了油酸诱导小鼠痤疮的造模剂量,成功建立痤疮模型。实验二 玉凝膏及其拆方防治痤疮的量效目的:确定玉凝膏及其拆方防治油酸诱导小鼠痤疮的量效。方法:C57小鼠120只,分为对照组与造模组。对照组背部2cm×2cm范围每天涂抹100%液体石蜡,连续21天。造模组背部2cm×2cm范围每天涂抹65%油酸,连续21天。d22,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22组:模型组,7剂量地乌单药组(1.06~1060.23mg·kg-1·d-1,k=3.16),7剂量玉凝膏去地乌组(4.7~1767.1 mg·kg-1·d-1,k=3.16)、7剂量玉凝膏组(2.8~2827.3 mg·kg·-1·d-1,k=3.16)。对照组与模型组涂抹基质,治疗组分涂抹相应剂量药物,每天1次,连续14天。d35,末次给药4h后,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灌注固定,取背部皮肤。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IL-6和TNF-α含量。皮肤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形态计量毛囊皮脂腺直径及毛囊角化体积构成比;Masson染色形态计量皮肤胶原纤维构成比。Prism-5.01软件非线型可变斜率回归分别计算不同药物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结果:各给药组防治痤疮呈剂量依赖趋势,量效曲线呈“S“,型同玉凝膏组比较,地乌组与玉凝膏去地乌组量效曲线分别右移。以地乌用量剂量为标志进行回归,对毛囊导管角化、皮脂腺肥大、和胶原纤维的改善作用,玉凝膏组ED50为单药地乌组的0.14、0.28与0.10倍;对IL-1,IL-6与TNF-αα分泌的作用,玉凝膏组ED50分别为单药地乌组的0.49、0.15与0.20倍。以去地乌的方剂用量为标志进行回归,对毛囊导管角化、皮脂腺肥大、和胶原纤维的改善作用,玉凝膏组ED50分别为玉凝膏去地乌组的0.18、0.47与0.20倍;对IL-1,IL-6与TNF-α分泌的作用,玉凝膏组EED50分别为玉凝膏去地乌组的0.63,0.20与0.52倍。结论:玉凝膏及其拆方防治痤疮具有剂量依赖趋势,玉凝膏疗效最优,地乌有配伍增效的作用。实验三玉凝膏防治痤疮的免疫药效目的:观察玉凝膏防治小鼠痤疮的免疫药效。方法:C57小鼠96只,分为对照组与造模组。对照组背部2cm×2cm范围每天涂抹100%液体石蜡,连续21天。造模组背部2cm×2cm范围每天涂抹65%油酸,连续21天。d22,造模成功小鼠按体重给予均衡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Model)、异维A酸组(ATRA,60mg·kg-1·dd-1)、他克莫司组(TAC,60mg·kg-1·d-1)、地乌组(DW,60 mg·kg-1·d1)、玉凝膏低剂量组(YNL,60 mg·kg-1·d-1)、玉凝膏中剂量组(YNM,60 mg·kg-1dd1-)、玉凝膏高剂量组(YNH,60 mg·kg-1·dd1),每天背部涂抹给药,观察记录背部皮损状况,d36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小鼠背部痤疮皮损,形态计量毛囊角化体积比及毛囊皮脂腺直径;masson染色形态计量皮肤毛囊单位胶原纤维构成比;Elisa检测血清中IL-1、IL-6和TNF-α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毛囊角化显著增高(P<0.01),皮脂腺肥大(P<0.01),皮脂腺周围胶原纤维沉积增多(P<0.05),血清IL-1(P<0.01)、IL-6(P<0.01)和TNF-αα(P<0.01)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异维A酸组与他克莫司组均显著改善小鼠毛囊角化显著降低(P<0.05),皮脂腺肥大减轻(P<0.05),皮脂腺周围胶原纤维沉积减少(P<0.05),血清 IL-1(P<0.05)、IL-6(P<0.05)和 TNF-α(P<0.05)含量显著降低;与阳性药异维A酸组与他克莫司组比较,玉凝膏低、中、高剂量组均显著改善小鼠毛囊角化显著降低(P<0.01),皮脂腺肥大减轻(P<0.05),皮脂腺周围胶原纤维沉积减少(P<0.05),血清 IL-1(P<0.01)、IL-6(P<0.05)和 TNF-α(P<0.05)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玉凝膏通过缓解毛囊角化,减轻皮脂腺肥大,减少毛囊单位胶原纤维沉积以促进脂质排出;显著降低血清当中的炎症因子IL-1、IL-6和TNF-α含量。实验四玉凝膏防治痤疮的免疫药理机制目的:初步探索玉凝膏防治小鼠痤疮的免疫药理机制。方法:C57小鼠120只,分为对照组与造模组。对照组背部2cm×2cm范围每天涂抹100%液体石蜡,连续21天。造模组背部2cm×2cm范围每天涂抹65%油酸,连续21天。d22,造模成功小鼠按体重给予均衡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Model)、异维A酸组(ATRA,60 mg·kg-1·d-1)、他克莫司组(TAC,60mg·kg-1dd1)、地乌组(DW,60mg·kg-1·d-1)、玉凝膏低剂量组(YNL,60mg·kg-1·d-1)、玉凝膏中剂量组(YNM,60mg·kg-1·dd1)、玉凝膏高剂量组(YNH,60mg·kg-1·d-1),每天背部涂抹给药,观察记录背部皮损状况,d36处死小鼠;取背部皮损组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皮肤组织中IL-1β3、TNF-α和JNK的表达水平。结果:玉凝膏下调IL-1(3、TNF-α和JNK的原位蛋白表达和蛋白含量。结论:玉凝膏治疗痤疮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他文献
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有效性研究,保证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性,有助于合理配置旅游资源,调节市场矛盾。基于2000-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旅游面板数据,构建旅游产业经济效应评估体
笔者搭建了一个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将协同过滤和多目标组合优化算法应用于用户的个性化旅游线路推荐,方便为用户制定旅游方案,增加了各个景点的曝光率,从而能吸引用户注册、商
在中国法治建设中需要积极恢复与倡导人权和抵抗权精神,进一步将各项法律中规定的抵抗权(抵制权)落实到位。在此方面,对罗马公法的抵抗权原理与儒家法文化传统的抵抗权精神进行
采用高频感应熔覆的方法在Q235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了厚度为0.83mm的微纳米WC颗粒增强Ni基复合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分析涂层及界面的显微组织特征;采用X射线衍
螺柱焊是一种将螺柱(杆、管或窄条)通过不同的焊接热源,对其端面和板材、筒体弧面或其他型体局部表面加热后加压焊合的焊接方式。螺柱焊广泛地应用在重型机械制造,车体、船体
高速高精数控技术的研究是高性能数控技术研究的基础,要进行高速高精数控技术的研究,首先要有面向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的测试、分析平台。本文针对高速高精加工对数控系统的要求
由于制度因素的限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已有的关于内部人交易的大量文献,分别从内部人交易超额收益、内部人交易与公司信息披露的关系、内
在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日益显现其主导范式地位的同时,也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乃至尖锐的批评,而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种种异议中最具有
慕课对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知识点安排及学习安排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促进教学结构的变革,撼动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倒逼大学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分证书改革,慕
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而且是全世界范围内成人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主要因素之一。DR最常见的是黄斑变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