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y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日趋密集,成就了高楼林立的建筑格局。在近年来的现实生活中,由建筑物抛掷物造成的人身伤亡和法律纠纷不断发生。在侵权人不明确的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的情况下,由于法律上尚无明确的规定,实务中各地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判决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判决依照不同的法律依据,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和统一性,导致当事人难以获得公平合理的法律救济,同时也使社会公共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文章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通过两个案例,指出如何处理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的案件己经成为了司法实践和学术界的一个争议焦点,从而引出本文所要论述的主题。正文综合采用比较法学、价值分析法学、历史分析法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侵权法上的相关法律规定、救济途径、责任主体的确定以及具体规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提出立法建议。第一章是对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概述。第一节,介绍了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的概念、沿革和特征。第二节,全面细致地分析了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的六种学说,指出除少数学说由于适用法律错误而不能成立外,其他学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缺乏充足的法理基础。第三节,论述了研究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现实意义。第二章是对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第一节,是对这一问题的前提说明。即本文只探讨在无法查明侵权人的情况下,如何从民事侵权法上对受害人进行必要的法律救济,并且至只探讨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第二节,理论依据。本文首先从法学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从利益冲突的角度来看,在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中,是要解决利益平衡问题。从法律的价值与作用方面来看,是要解决如何保护受害人和无辜第三人的利益。第三节,责任主体。笔者认为对于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主要由物业管理人和可能致害的住户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分别从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理论依据和责任的分担两方面进行论述。第四节,归责原则。本节指出我国归责原则体系应采用二元论说,即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原则。第五节,对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问题的救济方式的概述。救济的方式主要包括保险,社会保障制度和侵权法的救济。通过对这三种方式的可行性分析,得出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通过侵权法救济比较合适,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只能是起到辅助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是从侵权法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第三章是关于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立法完善的若干建议。首先是对目前我国关于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问题的立法的评价,认为我国目前尚无关于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的明确法律规定;其次,是对当前几部《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的有关规定及评价,既肯定了一些相关规定,但也指出了其中的若干缺陷,继而以概括前文的方式提出了立法建议。结论是对本文的小结。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公私合作在民营化的背景下产生,现在已经普遍被各国作为一种行政任务执行手段,它是公部门为了履行公共任务而与私部门在自由意愿的基础上,双方共享资源、共担责任和风险,从而展开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育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并不断进行生涯认知、生涯规划和生涯调整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实现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职业生涯目标,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世
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且以边疆地区、偏远地区为主。我国民族人口的分布格局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三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