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测试与评价工作历来受到关注和重视,亦是体育科研的基础性论题和热点。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及体质评价大多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予以实施。从学生日常生活状态和一般身体活动状态的视角开展研究的信息量极小,且手段和方法也相对滞后。国内学者齐建国、贾志勇在80年代中期引用日本学者编制的“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实感调查量表”在国内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因为是国外直译过来的量表存在文化、国情、青少年的实际状况的差异和时间跨度过大的问题。作者试图在原量表的基础上,本着消化、吸收、改造生成的原则和技术路线,对原量表进行修订,使之符合实际、简便易行,以便为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原量表设有55个项目,从“身体活动性”、“身体防御性”、“直立姿势和动作”、“疾病、受伤和其他”4个方面来考察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本文首先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来确定量表的项目,保留了原量表中比较合理、实用的项目,删除了在语言描述上较模糊的项目,并根据访谈内容添加了一些项目;其次,在参考专家、班主任、校医和学生访谈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将原量表改为两个部分:调查对象为班主任的量表和调查对象为校医的量表;最后在长沙地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对两个量表进行因素分析,两个量表分别剔除了鉴别性不强的1个项目后,根据项目筛选原则,经过二阶旋转,最后形成了正式的“初中学生身心健康调查量表”。比较修订后量表维度所对应的项目和最初设计量表时的4个维度所包含的项目,因素分析所形成的项目分类大致反映了“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量表”所体现的维度。再对其进行相关分析,以确定初中学生身心健康调查量表的结构。结果显示因素分析的结果基本符合最初的构想。然后对两个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表明两个分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使用新量表对长沙地区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在对样本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处理的基础上,对长沙地区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长沙地区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