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已成为存在的事实。碳排放问题既是环境问题也是生存和发展问题,这已逐渐被更多科学所证实。随着各个国家在气候变化及其碳减排领域的有关活动的增多,其合作交流也更加的深入与广泛,对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量评估及其减排措施相关方面的研究以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与居民有关的生活能耗已经成为碳排量增长的重要源头,居民生活能耗对碳排量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居民生活能耗的碳排量也在跟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而不断增加。由于在城乡方面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有一定差别,本文从城乡角度来探讨居民碳排量。本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评估了 2000-2014年我国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生活能耗的直接与间接碳排量,探讨了居民直接能耗碳排量的影响因素,并运用SDA分解法定量研究了居民间接能耗碳排量的影响驱动。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西部地区居民生活能耗所产生的碳排量趋势走向为上升状态,居民能耗的间接碳排量为居民能耗碳排总量的主要来源,且增长速度较为明显,2007年与2012年西部地区居民能耗间接碳排量分别为23776.02万吨CO2和33457.74万吨CO。城镇地区居民能耗的碳排量大于农村地区居民能耗的碳排量,且两者差距在加大。在人均碳排量方面,城镇地区居民人均碳排量大于农村地区居民。在居民能耗碳排量结构方面,西部地区居民直接能源消耗碳排量由以煤炭为主转为了由石油为主的能耗结构,尤其是汽油消费碳排量的增速最快,2000年至2014年每年平均增速率是18%。在居民间接能源消耗碳排量中,电力、居住项、交通通信项、医疗保健项与食品项所占比值最大。在西部区域的居民能源消费碳排量影响驱动方面:人口规模、城镇化率,碳排强度均是直接碳排量的影响驱动力;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量的主要驱动因素有:碳排强度因素为减少碳排量升高的重要驱动力;居民的消费水平效应为提升居民能耗间接碳排量升高的主要影响效应;城镇地区的人口效应也是驱动我国西部区域城镇居民能耗间接碳排量增长的主要影响效应。所以,提高生产技术减少排放强度,改变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加速能源结构的优化,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等均为降低居民能耗碳减排有效方式。其次,倡导居民培养低碳合理消费意识。最后,我国西部地区居民生活能耗所产生的碳排放,也会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升高和生活方式转变而不断增加。希望本文的研究为西部区域的碳减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