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政府财政收支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理论层面讲,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在提供地方公共品方面具有信息上的优势,而地方公共品的支出一般属于资本性支出,同政府税收相比,用举债方式筹集地方公共建设资金更为合理,它将公共项目建设成本分摊到项目受益的若干时期内,实现了成本与收益相匹配,因此应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债来为地方公共基础建设项目筹集资金。而且地方政府是政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时需要有相应的财力作保证,而举债权则是地方政府财权的应有内容。与国家层面上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条件不同,地方层面上李嘉图等价成立的假设条件不是利他主义动机导致债务负担的代际转移,而是政府税债的选择将反映到地方地产价格的变化上,这需要严格的假设前提如充分信息,地方实行单一的地产税等。如果现实不满足这些假设前提,则李嘉图等价成立条件将被破坏,发行地方公债将增进地方居民的福利水平,刺激地方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增加。从现实情况看,中国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不平衡不断加剧,地方政府在相应事权的压力下,需要相应的财力来保证其履行职能。从融资效率的角度,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可以对土地融资、融资平台融资、地方债融资等四种现阶段地方政府常用的融资方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与其它融资方式相比,地方公债融资方式具有更高的融资效率,地方公债融资方式应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渠道。中国现阶段发展地方公债市场有一定的市场基础,这可从地方公债市场的需求-供给框架中展开分析。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初步形成,广大居民和机构投资者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发展地方公债对中央、地方财政,对资本市场都有利,地方公债的供给条件和时机逐渐成熟。与此同时,中国应在地方公债二级市场发展,强化发债主体预算约束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市场条件。发行地方公债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是世界发展潮流和趋势。美、日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教训可为中国发展地方公债市场提供借鉴。中国目前采用中央代发的方式发行地方公债,这有利于增强地方公债的信用,提高债券发行效率,减轻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状况,但中央代发的地方公债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影响地方债的利率水平和规模、期限等,具有过渡性特征。中国应从建立完备的地方公债制度,大力发展地方公债二级市场并不断推进地方公债融资的配套改革等方面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地方公债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