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知识社会,人的知识、思想和技术都成为了商品,知识是最主要的生产力。新的经济模式和职业新形态、社会生活的新特点和个人自我实现新需求,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业时代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是“21世纪素养”,也即核心素养。2017版《物理课程标准》的出版,也标志着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的正式确立。自2001年课改以来,科学探究再一次进入物理教育者的视野,我国基于“探究”的物理课程改革实施多年,科学探究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课程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物理教师的探究式教学观念与其行为之间并非是直接的、简单的互相影响关系。很多研究者探讨了探究教学模式实施的影响因素,但研究显得较为分散,且缺乏理论支持,本研究以社会心理学中的行为解释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初步对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进行解释。本研究以物理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框架。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解释行为发生的基础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行为发生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影响行为意向的变量包括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变量都有各自的信念基础,分别为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计划行为理论建议开发行为意向测量工具时,需要测量出三个变量的信念基础,即各潜变量的观测变量。此外,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实际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时,还会受到实际教学情况、既往经验等变量的影响。因此,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中(框架1),除了包括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变量,还包括教学实际情况、既往经验两个变量,作为外衍潜变量(自变量),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是内衍显变量(因变量)。(2)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的开发。首先,基于国内外探究式教学行为文献研究结果,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维度划分,框架1中各潜变量即为初步划分出的测量维度。其次,计划行为理论的一致性原则,要求必须使用开放式问卷引出各潜变量(各维度)的突显信念,即各变量的信念基础。因此,本研究根据这一原则编制了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量表,量表为5项自陈问卷,包括促进和阻碍因素,据此引出物理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的信念基础。最后,根据文献研究和开放式问卷得出的各潜变量的信念基础,作为理论框架中各潜变量的观测变量,开发出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测量工具。(3)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和分析。首先,利用SPSS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包括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删除信效度不高的测量问项,划分出新的维度,即新的潜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的潜变量、显变量以及潜变量的观测变量(测量问项),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1以及研究假设。其次,利用AMOS软件对模型1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包括模型的组合信度、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检验,模型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删除不显著的路径系数,得到修正后的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模型2。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最大似然法,运行AMOS软件,分析模型2的适配情况,并对模型2进行模型修正及假设检验。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得出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1)构建了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研究假设。根据AMOS分析结果可知,理论假设模型1中的研究假设检验结果:行为态度维度被分为核心素养类绩效预期和物理成绩类绩效预期,且都与行为意向是正相关关系。主观规范被分为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指令性规范与行为意向是正相关关系,示范性规范与行为意向无相关关系。知觉行为控制被分为便利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控制力,便利调节和自我效能感与行为意向无相关关系,控制力与行为意向是正相关关系。教学实际情况被分为课程教学情况、评价制度和学生能力,课程教学情况与行为无相关关系,评价制度与行为是负相关关系,学生能力与行为是正相关关系。时间与行为是负相关关系。教科书编排与行为无相关关系。经验与行为无相关关系。(2)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和定量关系各变量对行为的影响程度中,行为意向对探究教学行为的影响最大,是正相关关系;评价制度对探究教学行为的影响次之,是负相关关系。而且二者影响程度差值很小。这说明,尽管当前国内的评价制度影响了“探究”课程的实施,但是教师的探究教学行为意向依然比评价制度的影响稍高。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初步推断出物理教师实施探究教学模式时的行为决策流程:教师首要考虑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根据上级教研活动的要求,以及自身探究教学的控制力,形成探究教学行为意向;行为实施过程中,受到国内评价制度的影响,以及时间、精力和学生探究能力的限制,物理教师做出最终的探究教学行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