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以其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外科手术、化疗、放疗与靶向治疗等。现有的抗结直肠癌药物仍然十分有限,并往往伴随着毒副作用高、靶向性差、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因此尽快研发出新型抗结直肠癌药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喹啉衍生物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已被证实在医药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发现多种新型的合成方法,以喹啉为底物合成新型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均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CQ-24便属于新型喹啉类衍生物,我们将CQ-24作为抗结直肠癌的候选药物,对其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CQ-24在体外的抗结直肠癌细胞活性以及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显示:CQ-24能够有效杀伤6种常见的人结直肠癌细胞系并减少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凋亡与自噬是两种常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一方面,通过Annexin-ⅤFITC/PI检测我们发现HCT116细胞经CQ-24处理后未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发现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s3、p53与Bax的表达量也无明显变化。HCT116p53-/-或Bax-/-细胞系经CQ-24刺激其敏感性未发生明显改变。上述实验结果共同说明CQ-24并非通过细胞凋亡途径杀伤肿瘤细胞。此外,CQ-24刺激后HCT116的细胞周期也不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我们发现CQ-24能够诱导细胞自噬。HCT116细胞经3μMCQ-24处理2小时后,在电镜下即可观察到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结构的产生。HCT116细胞3μMCQ-24处理4小时后,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我们观察到mCherry-EGFP-LC3B荧光聚集。Wersternblot实验进一步表明CQ-24刺激后自噬标志蛋白LC3与p62表达量发生明显改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CQ-24能够诱导HCT116细胞产生自噬流。我们用CQ-24处理HCT116ATG5-/-与ATG7-/-细胞系发现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比野生型有所降低。HCT116ATG5-/-细胞系经CQ-24处理后,LC3-Ⅱ始终维持低表达水平。因此我们认为ATG5与ATG7是CQ-24诱导细胞发生自噬的关键蛋白。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化合物CQ-24通过诱导HCT116细胞发生自噬起到杀伤作用,其分子机制涉及到自噬相关蛋白ATG5与ATG7的参与。CQ-24作为一种新型喹啉衍生物,在结直肠癌的药物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CQ-24在体外的抗结直肠癌细胞活性以及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显示:CQ-24能够有效杀伤6种常见的人结直肠癌细胞系并减少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凋亡与自噬是两种常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一方面,通过Annexin-ⅤFITC/PI检测我们发现HCT116细胞经CQ-24处理后未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发现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s3、p53与Bax的表达量也无明显变化。HCT116p53-/-或Bax-/-细胞系经CQ-24刺激其敏感性未发生明显改变。上述实验结果共同说明CQ-24并非通过细胞凋亡途径杀伤肿瘤细胞。此外,CQ-24刺激后HCT116的细胞周期也不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我们发现CQ-24能够诱导细胞自噬。HCT116细胞经3μMCQ-24处理2小时后,在电镜下即可观察到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结构的产生。HCT116细胞3μMCQ-24处理4小时后,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我们观察到mCherry-EGFP-LC3B荧光聚集。Wersternblot实验进一步表明CQ-24刺激后自噬标志蛋白LC3与p62表达量发生明显改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CQ-24能够诱导HCT116细胞产生自噬流。我们用CQ-24处理HCT116ATG5-/-与ATG7-/-细胞系发现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比野生型有所降低。HCT116ATG5-/-细胞系经CQ-24处理后,LC3-Ⅱ始终维持低表达水平。因此我们认为ATG5与ATG7是CQ-24诱导细胞发生自噬的关键蛋白。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化合物CQ-24通过诱导HCT116细胞发生自噬起到杀伤作用,其分子机制涉及到自噬相关蛋白ATG5与ATG7的参与。CQ-24作为一种新型喹啉衍生物,在结直肠癌的药物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