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之一,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进一步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供需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山西是“乌金墨玉”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作为产煤输煤大省,山西以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建设和巨大的环境代价,为全国经济高速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发展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人们共识之际,如何使山西实现从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基地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化“资源诅咒”为“财富福音”,是摆在当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对山西煤炭产业组织进行审视,力图构建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13558”模型。首先,在量化分析山西煤炭产业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和市场绩效(P)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上述三要素进行双向互动的实证研究,摸清山西煤炭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试图理清转型发展的优势(S)与劣势(W);其次,从政策(P)、经济(E)、社会(S)、技术(T)及自然(N)五个维度出发,深入剖析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外部环境,认清复杂环境中转型发展的机会(O)与威胁(T);引入SWOT综合分析矩阵,清晰地列出产业转型发展的优势-机会(SO)、劣势-机会(WO)、优势-威胁(ST)及劣势-威胁(WT)四种战略组合,并指明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一个”方向: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生态化、生态化延伸煤炭产业链;再次,在上述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基础上,为实现“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生态化、生态化延伸煤炭产业链”,引入生态产业链理论,探讨转型发展的模式,力图构建山西煤炭产业战略转型“三五五”模式,即战略转型凸显“北中东”三大基地:晋北“动力煤”基地、晋中“炼焦煤”基地和晋东“无烟煤”基地;产业链纵向延伸“五”模式:“煤电高能耗产业”模式、“煤气化”模式、“煤液化”模式、“煤焦化”模式、“煤制建材行业”模式;产业链横向耦合“五”模式:“煤矸石土地复垦”模式、“矿井水及污水水循环处理”模式、“残余热量及蒸汽供热”模式、“粉煤灰及洗矸制建材”模式、“煤层气综合利用或发电”模式;最后,从观念、模式、领导、人才、资金、政策、项目及技术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梳理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八大对策,即树立“转型即发展”理念,营造产业转型良好氛围;推进“三五五”转型模式,实现“强产健省”新跨越;建立“超条块”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组织协调能力;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组建“转型发展”联盟,搭建“官产学研中金”平台;完善“全方位”政策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探寻“项目一体化”路子;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构建完善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