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P-混凝土-带肋钢管双壁空心柱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柱(Double-Skin Tubular Columns,简称DSTCs)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由外FRP管、内部钢管和夹层混凝土三部分组成。其拥有自重轻、施工方便、抗震性能好、造价经济等优点,但随着专家学者对该结构轴压力学性能及抗震性能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钢管的向外屈曲(由于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但钢管的向内屈曲却得不到充分抑制,这会对结构的性能造成削弱。近年来,有专家学者提出了FRP-混凝土-带肋钢管双壁空心柱(R-DSTCs),并对其轴压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钢管上的加劲肋能够有效延缓或抑制钢管的局部屈曲,使其具有很高的承载力和延性,但是未有研究报道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以上背景,本试验拟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使用高强钢管和高强混凝土的R-DSTC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研究钢管上带肋的数量(0,4、8)、FRP管厚度(3.2mm、4.5mm)和轴压比(0.15、0.3)这些重要参数对R-DSTC柱抗震性能(包括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弯矩-曲率曲线、延性系数、耗能能力等)的影响,得出一般性的规律。试验结果如下:(1)FRP-混凝土-带肋钢管双壁空心柱在地震作用下拥有优秀的承载能力及延性,其能达到1%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和2%以上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在极限荷载下甚至能达到7%-8%的层间位移角,这高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550)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50)。柱子的延性系数集中在5.4-6.3之间,远高于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延性系数3。柱子的等效塑性铰区域长度集中在400-490 mm之间,约为截面直径的1.3-1.6倍,大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1倍)。所有试件的最终破坏模态都由内钢管的性能(发生屈曲或断裂的时间)决定,FRP管在该构件中虽发挥了约束作用,但由于混凝土截面存在轴向应变梯度,FRP管未发生环向断裂。(2)钢管上带肋数量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其与夹层混凝土的整体相互作用,并且延缓了钢管的向内屈曲,使试件拥有更高的承载力和延性。钢管带8个肋的试件相比较于带4个肋的试件和不带肋的试件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2%和28%;在7%位移角的加载等级下,钢管上带8个肋的试件相比较于带4个肋的试件和不带肋的试件累积耗能分别提高了21%和77%;钢管上带肋的试件延性系数比不带肋的试件高出10%左右。(3)增大FRP管厚度,对柱子的承载力及延性影响较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在侧向荷载作用下R-DSTC柱截面中存在应变梯度,由于约束混凝土会往应变小的区域(靠近截面中心)变形,在这种情况下,FRP管的轴向极限应变远大于轴向受压时R-DSTC柱FRP管的极限受压应变;二是由于钢管的内屈曲或变形,导致混凝土膨胀对FRP管的作用减小,FRP约束效率相比轴压情况降低,进而表现为增加FRP管的厚度对试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影响不大。(4)增大轴压比,降低了柱子的变形能力,使柱子破坏发生在更小的曲率范围内,但其对柱子承载力的影响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线下购物方式不再是购物的主体,线上购物平台不断发展。在这个背景下,虚拟换衣技术应运而生,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虚拟平台上体验到不同服装的试穿效果。虽然虚拟换衣算法研究在3D建模和图像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视频领域还几乎是处于空白。视频在互联网中还有很大的用户需求和商业潜能,将虚拟换衣算法和视频领域结合起来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具
现如今的药物研发工程对资金、时间的花销和人才技术要求都很高,由于一个实验室的经费和人员往往有限,人们开始寻找一种门槛更低的研究方法,因此药物重定位这个可以使得制药成本和周期缩减的方法获得了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积累以及药物数据库的开放使用,基于药物与疾病的异构数据的药物重定位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虽然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但现有的计算方法大都存在着仅使用单一的相似性、不能
云存储服务以其存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用户,而众多云存储用户上传的海量数据中存在许多重复数据。为了节约存储成本、减少网络带宽消耗,云存储服务提供商(CSP)会采用数据去重技术。而用户为了保护隐私数据不被他人窃取,一般会对数据进行加密,再上传至云端进行存储。由于加密密钥的不同,使得同一份文件加密后得到的密文也不一样,所以传统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往往不适合云存储数据去重。同时由于云存储用户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多目标跟踪是一个研究的热点方向,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例如智慧城市中的全自动、全天候、实时监控的智能视频系统。在传统视频监控系统中,对于多目标跟踪,存在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和不能实时处理等问题,需要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监控画面进行智能分析与处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跟踪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端到端学习框架,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用于捕捉与目标跟踪位置强相关信息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复杂场景,如
建筑机器人已有一定程度的成熟技术及工程应用,但现有建筑机器人功能单一,对工程场景的适应性与标准化程度不高,具有通用底盘的多功能建筑机器人标准化研究与应用不足。还具有基于施工环境下的仿真设计方法研究不足,机器人智能控制与基于BIM技术的数据驱动方法结合不足等问题。从工业机器人向建筑机器人发展,机器人体系设计应满足施工状况要求。BIM模型是工程信息化载体,结合BIM技术研究机器人驱动方法有利于推进建筑
智能系统从人类演示视频中理解人类的动作并学习新技能的任务是设计自主工作机器人的一个新趋势。人类可以直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理解动作和实现模仿,然而,让机器人能够根据对人类活动的观察来执行相应的动作仍然是机器人技术的一大挑战。随着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市场对能够理解人类演示并执行各种任务的机器人系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在探索如何提高机器人智能系统水平的道路中,构建从视频中学习机器人操纵指令的框架具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很多生物过程中发挥着特别关键的作用,几乎涉及到生物体的全部生物学过程,并且许多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与lncRNA的突变或者错误调节是有关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掌握。虽然传统的生物实验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定lncRNA与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但是这种方法显然会浪费大量的人力、时间以及经济成本。因此,利用已知
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目的在于高效地从文本信息中抽取实体信息,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性工作,但受制于数据中未登录词的影响,导致命名实体识别的效果欠佳,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与遗漏,并影响到关系抽取等自然语言处理的上层任务,因此为保证实体信息的有效识别与提取,命名实体识别的研究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深度学习技术展开,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在输入输出间建立映射关系,从文本数据中得到更加低维且信息量丰富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深水桥梁工程在交通运输业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利用Morison方程法建立深水桥墩等效模型,对地震作用下产生墩-水耦合作用效应的结构进行动力响应分析,不仅物理概念清晰,更提高了地震响应分析的效率。其中,合理地选择水动力系数计算动水压力,是正确地分析地震作用下深水桥墩等效模型动力响应的关键。然而,对于水动力系数的取值研究,大多都集中在波浪的作用情况下,而地震所引起的静
地表形变导致的地质灾害日益频发,尤其是地表沉降发生在城市中,这会危害着人类社会生活,导致人类的伤亡与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可持续的、大范围的地表形变监测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测量技术如水准测量存在耗时耗力的缺点,如GNSS测量其会受到信号不够连续或者是人工建筑影响其精度,并且以上技术都是单点测量,难以满足可持续、大范围的要求。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很好的弥补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