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mPF6/DEAF/PAF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awei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surfactant-free microemulsions,SFMEs)是指在不含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由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和一种双溶剂形成的一类特殊微乳液。SFMEs的结构和性能均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微乳液(surfactant-based microemulsions,SBMEs)相似,可在化学反应、材料合成、分离工程、医药工业等领域替代SBMEs,SFMEs因不含表面活性剂,相比SBMEs有更多应用优势。目前,关于SFMEs的研究相对较少,理解不够深刻,有必要开发更多新的SFMEs体系并探索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本文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为非极性相,正丙胺甲酸盐(PAF)为极性相,二乙胺甲酸盐(DEAF)为双溶剂,首次报道了一种完全由离子液体组成的三元离子液体微乳液(IL-SFMEs)。研究了bmimPF6/DEAF/PAF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微观结构。另外,以该IL-SFMEs为反应模板,在低温(35℃)下合成了表面具有微孔的镧基金属有机骨架(La-MOF)。研究了La-MOF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和有机染料光催化降解性能。这些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SFMEs,为其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方面奠定基础。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首次报道了一种完全由离子液体构成的新型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bmimPF6/DEAF/PAF。通过表面张力、粘度、低温透射电镜(cryo-TEM)和动态光散射(DLS)等方法确定了三种微观结构,即bmimPF6/PAF(O/W)、双连续(BC)和PAF/bmimPF6(W/O)。在低温(35℃)条件下,分别在三种IL-SFMEs微乳液中合成了表面具有微孔的镧基金属有机骨架(La-MOFs),并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分析和Zeta电位测量等手段研究了La-MOFs的形貌和性能。与文献中报道的的方法(需要表面活性剂或者高温反应条件)相比,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无毒、节能的MOFs制备方法。
  2、在PAF/bmimPF6微乳液中内合成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47.71m2/g)和非常高的等电点(pH pzc=11.63)La-MOF,该材料可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对水溶液中的磷酸盐都具有显著的吸附能力。通过改变吸附剂用量、初始磷酸盐浓度、接触时间和pH值,研究了La-MOF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磷酸盐在La-MOF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可分别可用准二级速率方程和Langmuir模型来拟合,磷酸盐最大吸附量为381.6mg P/g,明显高于文献中常用的磷酸盐吸附剂。吸附机理研究表明,静电吸引和配体交换是主要的吸附驱动力。吸附了磷酸盐的La-MOF可以用NaOH溶液脱附后再利用。
  3、研究了La-MOF光降解有机染料的性能。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发现其在紫外光区存在吸收峰,计算出其带隙值为4.04eV。探究了La-MOF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的性能,考察了光源种类、催化剂用量、染料的初始浓度,以及光降解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MOF在紫外光下能够有效降解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溶液,且光照时间越长,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越高,160min内降解效率可达到91.75%。并通过实验结果探讨了La-MOF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其他文献
目前,深埋岩溶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是一个困扰国内外专家的世界性难题。深埋岩溶隧道的设计及爆破开挖过程中需要考虑突水突泥的风险,尤其在爆破开挖过程中,爆破开挖导致了围岩发生损伤,岩石损伤增加了岩溶隧道的突水突泥的风险。  论文围绕北天山深埋岩溶隧道爆破开挖时围岩渗流-应力-损伤耦合这一研究主题,综合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数值分析等技术手段,揭示了深埋岩溶隧道爆破开挖时围岩有效应力的传播规律及围岩损伤机
随着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投入运营,由轨道交通所引发的舒适性问题引发了关注。百年来,历次强震造成了巨大破坏,对现代抗震结构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建筑物基础隔振是控制振动的传统措施,其主要原理是在建筑物的基础部位应用竖向隔振支座降低结构自振频率,以减小振动的传递率。目前已有产品仍存在较多缺陷。例如:蝶簧的耐腐蚀性较差;厚层橡胶支座的抗剪性能较差、阻尼较低,等等。而且上述支座的设计较为复杂,造价相对昂
学位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进京,北京形成了外调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多水源联合供水的格局,多水源在保障北京供水的同时,其与北京环路供水系统各水厂以及调蓄系统的水量联合调配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围绕北京市环路供水系统水量联合调配问题,对多水源水资源变化规律,水源遭遇问题及其风险管理,需水预测,不同计算尺度下的环路供水系统水量联合调配以及应急状况下环路供水系统水量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
近年来,我国位于河流中下游的许多省份开始兴建低水头水利枢纽,这种一般修建于河流中下游的枢纽具有水头低、傅汝德数(Fr)低、消能率相对较低和下游河床抗冲能力差等特点,设计中常常要考虑各种各样的消能防冲问题。而作为主要消能防冲设施的消力池与海漫结构,更是低水头水利枢纽消能防冲问题中的重点之一。因此,对低水头水利枢纽消力池与海漫结构消能防冲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断面水工物理模型,首先针对低水头
我国寒区输水渠道多采用普通混凝土衬砌进行防渗,但存在着严重的冻害问题,如隆起、移位、错动和酥松剥落破坏等,这样无形增加了渠道每年的修复管理费用,所以如何发展新型防渗抗冻胀材料,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至关重要。我国有丰富的浮石资源,它不仅价格低,而且它还有很多特点,如易碎、硬度适中、吸水率较大、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高强度、耐酸碱、耐腐蚀,同时无污染、没有放射性等,用以进行轻骨料混凝土渠道衬砌可降低造价,
学位
干旱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气象灾害,受旱灾影响的人口最多。西藏高原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干旱使西藏粮食作物减产,草场干枯,人畜饮水困难,给西藏人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所以研究西藏的干旱对西藏农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干旱时使用的干旱指标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地理范围,这样就有必要对干旱指标在西藏高原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和验证。本文利用西藏高原典型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分别算得三种
学位
砒砂岩为陆相碎屑岩系,由于其上覆岩层厚度小,压力低,造成其成岩程度低,砂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最大特点是遇水如泥,遇风成砂,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砒砂岩区水利工程建设逐年递增,深入研究砒砂岩的力学性能显得刻不容缓;同时,在进行滑坡体稳定性计算时,许多滑坡在滑动前要逐渐发展形成一个滑动面,此滑动面上抗剪强度已由峰值强度降到残余强度,所以残余强度也是必须要研究的问题;考虑到含
学位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的十条季节性河流(十大孔兑),汛期山洪频发,峰高量大,陡涨陡落,泄入黄河,常常在入黄口形成巨型沙坝,堵塞黄河,同时还造成流域上中游严重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通过引洪淤地工程,将高含沙洪水泥沙资源引入,淤灌土地,改造风沙。本文以公乌素引洪灌区淤后耕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05年、2007年和2013年进行样品采集并测定了7项土壤肥力指标,研究分析了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了
水是植被恢复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恢复和重建内蒙古境内浑善达克沙地的绿色生态环境,采用环境同位素技术,在对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正蓝旗境内的闪电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采样进行氢氧稳定同位素测定的基础上,分析得到“三水”间的补给关系,为深入探究当地水文循环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了理论性依据。本文主要通过对“三水”样品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测定并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与全球大气降水线作比较,分析当地的季
学位
我国目前工程建筑正在大规模的开展,混凝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因为其自重大和脆性性能差却限制了其应用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自身所拥有的缺陷,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许多好的方法,那就是让轻骨料替代传统骨料,而且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这样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自重、增大混凝土韧性和延性、抑制混凝土内部裂缝的发展,从而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本研究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地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