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继东南沿海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之后,为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吉林省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实现二次创业目标,最关键是人才,最紧缺的也是人才。按照中央和省人才工作会议要求,吉林省将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支人才队伍建设,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主要任务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用高技术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高技能人才成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支撑力量,没人相当规模和质量的高技能人才,就没有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选拔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爱岗敬业适应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本研究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新的人才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选拔的目标要求,通过实例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内涵、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在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科学地、系统地、客观地阐述,对吉林省目前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实际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制定鼓励高技能人才成长,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有益的帮助。 通过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加快吉林省高技能人才成长步伐,以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契机,以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来实现吉林省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快速地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在产生及发展初期是由产业工人构成。这一时期工人阶级的内部阶层是单一的,但是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建国后,在新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构出社会阶级阶层模式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基于安全的考虑,金融业仍然坚持分业经营的方针,但与此同时诸如中信、光大、平安保险等金融控股公司已经
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化的问题是一个规范法律理论的问题,而争议的核心是“婚姻是什么”这个问题。而要理解婚姻的概念与价值,最关键的是要理解“个人如何生活得好”的个人伦理
本文是以美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伊拉克战争作为背景,探讨冷战后美国霸权挑战联合国机制的问题。本文认为,国家利益和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参与国际机制的程度和态度;最
无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中国民法现代化和民法典制定资源的国际取向已成定局,这便是汲取和借鉴国际资源,促进民法现代化。这种变法实践资源的国际性取向是我国一百多年来
本文以满足学生主体需要为出发点,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主线,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就消极价值判断与学业不良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文核心概念是思想政治
本文主要从两个思路来进行论述,一是以公正审判权的“应然——实然——实现”的动态存在形式来阐述;二是从对公正审判权之国际标准的诠释到对其内含之理念的透析。本文由五章组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让“家庭农场”成为一个热门的关键词。“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些典型的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