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综合评价渭河流域各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为渭河污染治理提供基础生物数据支持,2012年10月(丰水期)和2011年4月(枯水期),对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2次取样调查,调查共设置采样点位60个,其中渭河水系32个、泾河水系15个、北洛河水系13个。调查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时空变化、优势种组成和多样性及分布,并进行了水质初步评价。结果如下:1.渭河流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14种,其中轮虫82种,占总种数的71.93%;原生动物14种,占总数的12.28%,枝角类14种,占总种数的12.28%;桡足类4种,占总种数的3.51%。浮游动物时空变化明显,各水期和各水系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均以轮虫为主。泾河水系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7种,北洛河水系共鉴定出浮游动物59种,渭河水系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7种。渭河流域丰水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6种,枯水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5种,泾河水系和渭河水系物种数丰水期<枯水期,差异不显著(p>0.05)北洛河水系丰水期>枯水期,差异显著(p<0.05)。渭河流域物种数干流>支流,上游<下游。2、渭河流域浮游动物密度均值为64.08ind./L,生物量均值为0.089mg/L,丰水期<枯水期,时间和空间上差异显著。泾河水系浮游动物密度均值为30.00ind./L,生物量均值为0.058mg/L,季节差异显著。空间分布上游>下游。北洛河水系密度均值为42.45ind./L,生物量均值为0.213mg/L,季节差异不显著。空间分布上游>下游,支流交汇处>支流。渭河水系密度均值为88.75ind./L,生物量为0.115mg/L,季节差异不显著。空间分布上游>下游,干流>支流。渭河流域浮游动物优势种时空变化明显,泾河水系两个枯水期共同优势种有5种。北洛河水系共同优势种有3种。渭河水系共同优势种有2种,优势种绝大部分为轮虫。3、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的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2.60,丰富度指数(M)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1.58和0.79,时空分布明显。泾河水系物种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52,丰富度指数为1.86,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80;北洛河水系H均值位2.66,M均值为1.27,J均值为0.82;渭河水系H均值位2.61,M均值为1.58,J均值位0.78。依据多样性指数,渭河流域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水体受到中度污染。4、通过水环境参数和浮游动物群落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驱动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渭河流域丰水期共筛选出6个显著影响因子,分别是海拔(p=0.001)、河宽(p=0.007)、水温(p=0.003)、浮游植物(p=0.004)、饱和度(p=0.048)和亚硝酸盐(p=0.006)。枯水期共筛选出5个,分别为海拔(p=0.001)、浮游植物(p=0.004)、悬浮物(p=0.002)、盐度(p=0.030)和亚硝酸盐(p=0.029)。5.根据CCA分析,追溯到在驱动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中,流域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的比重较大,但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