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宪主义产生于西方,本文的目的在于寻求立宪主义的真正含义和制度内容,探索立宪主义的哲学传统,并试图揭示立宪主义在西方世界实现的逻辑过程。本文除了简短的导论和结束语外,在框架上分为三篇,即基础篇、思想篇和实证篇,共十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方法。基础篇包括第一至第三章,主要内容是:第一章强调立宪主义的价值是历史赋予的,错误的立宪主义将导致宪政的错误,因此非西方国家在建立宪政过程中必须追究立宪主义所包含的正确内容。第二章通过对宪法(constitution)一词的词源考证,认为宪法一词的含义经拉丁文、英文的历史发展,不断承载历史经验,最终融合美洲殖民地人民的经验,在美国宪法中定型。作为宪法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立宪主义就是一种以下述制度来约束政府强制性权力的观念,如权力分立和制衡、保护人权、人民保留最终决定政府的权力(人民主权)、成文宪法(或成文的宪法性文件)、宪法的神圣性和宪法至上地位等。第三章从政府/社会/个人三维结构来探讨立宪主义的制度内容和要素,结论是要实现立宪主义所要求的制约政府权力的目的,就需要在政府层次上实行以分权来制约权力、在个人层次上实行以人权制约权力,在社会层次上实现以市场体系、社会团体和公共舆论等社会机制来制约权力;这些制度的内容和结构要素,也构成了评价立宪主义的标准。思想篇包括第四至第八章和一个附录,主要内容是: I<WP=4>第四章建立了个体主义——整体主义这样一对政治哲学的理想型,用于探索西方立宪主义的政治哲学传统,将西方立宪主义的诞生看成是两种政治哲学理想型分别发挥作用,不断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个体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政府致力于满足公民们的世俗需要和利益,强调政府本身没有道德和伦理的价值:整体主义,认为国家应当有独立于个人利益和权利的伦理和道德价值,政府应当致力于实现伦理和道德的目标,强调政府的教化功能度以及为公民的。。真正利益"而进行干预。第五章追溯了古希腊的政治实践和政治哲学,肯定了其留下的立宪主义种子,如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契约论观点、自然法、民主制度与理念、混合均衡政体、国家的道德功能等等。古罗马时期所发展的自然法的观念、人人平等的思想和个人权利的法律实践,特别是经基督教发展所塑造的一种宗教的个体主义,成为近代立宪主义的源头。而在西方的封建时代,由于王权的弱化、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政治试验和政治思考有了空间,宗教与政治分离、限制王权、人民主权与社会契约的思想在逐渐流行,虽然共同体的思想仍在维持,但个体主义渐渐成型。第六章描述了 1500 之后西方世界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导着西方进入了近代。这一系列事件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促成了个体主义的全面诞生。在笛卡尔、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努力下,个体主义从宗教领域发展到哲学领域和政治领域。个体主义的诞生,是西方立宪主义政治哲学诞生的前提和基础。洛克对经霍布斯改造后的社会契约理论再次改造,奠定了后世对立宪主义的基础。但是,由于洛克理论中还存在着许多难题,立宪主义政治哲学也就没有真正的诞生。第七章的看法是,霍布斯、洛克等人政治个人主义理论中的难题,18 世纪的英法两国立宪主义哲学家们根据各自的国情,分别尝试加以解决。解决之道分别是以传统或公意来协调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矛盾,在以个体主义为主导的基础上,吸收部分整体主义的观点和要求。由此,在政治哲学上分别诞生了英国的立宪主义和法国的立宪主义。美国作为从母国取得独立的殖民地,分别接受了英法两国立宪主义的影响,并根据殖民地的经验,融合了两个来源的立宪主义,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出美国的立宪主义,并就此成为全世界立宪主义的楷模。但是 上 述 三 国 的 立 宪 主 义 , 无 论 在 理 论 上 还 是 在 实 践 中 都 不 尽 完 善 。 II<WP=5>第八章认为,19 世纪立宪主义的完善,是英法两国立宪主义相互学习,以及立宪主义回应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挑战的结果。贡斯当、托克维尔和密尔三人是 19 世纪分别对法国、美国、英国立宪主义政治哲学进行总结,并使之达到成熟的思想家代表。经过以此三人为代表的政治哲学家的努力,立宪主义政治哲学逐渐成熟。成熟的表现是,平衡了立宪主义两个相互有冲突的基础,以个体主义占优,以整体主义为辅,普遍将政府看作为实现公民利益和权利的工具,强调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约束,同时不放弃政府一定程度上的干预责任。本篇附录回顾了 20 世纪立宪主义所发生的曲折。到 20 世纪 70、80 年代,个体主义重新在立宪主义政治哲学基础中占了上风,以保障个人权利、限制政府权 力 为 特 征 立 宪 主 义 制 度 也 普 遍 赢 得 了 人 们 的 尊 重 和 支 持 。实践篇包括第九和第十章,内容主要是:第九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理论,建构了一个税收推动宪政的模式来探讨作为内在动因的税收,在西方立宪主义制度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在西欧国家,随着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过渡,存在着统治者与民众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