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显著特征。随着文化地理学的“经济转向”,文化区及文化区划研究逐步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文化区的功能性特征日趋明显。文化区研究有助于从空间角度梳理地区文化脉络,为地区政治决策、文化建设的空间布局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并有助于服务于其他专项文化研究。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归纳文化区划理论方法,尝试对浙江文化区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拓展文化区、文化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括性述评,并对文化区空间结构、文化区划方法、文化景观概念进行了理性探讨。然后选取浙江省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典型文化景观,以传统民居、传统桥梁、民间信仰和岁时节庆为主导指标,通过对文化景观的详细分析和空间定位,得出四类专项文化区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自然地理和方言格局,采用图形叠加方法,得出均质结构下的浙江综合文化区划。同时以浙江文化景观密度为数据基础,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生成浙江文化景观密度分布图,以此为基础分析浙江文化空间的功能格局;并将浙江综合文化区划与功能文化区进行比较,分析文化区之间的功能关系。最后从区域经济发展、旅游开发、文化资源开发、城市建设等角度出发,提出浙江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浙江可以划分为浙北、浙东、浙中和浙南四个文化区,其中浙北文化区以“水”文化为特色;浙东文化区以“海”文化为特色;浙南文化区以“山海”文化为特色,并带有闽文化的烙印;浙中文化区面积最为广阔,以过渡性文化为特色,带有徽文化烙印。(2)浙江可划分为分别以环杭州湾地区、宁波、金衢地区和温州为核心的浙北、浙东、浙中和浙南四个文化功能区,且文化功能区呈核心-外围-过渡结构,外围地区对文化中心有强烈的依赖性,存在文化过渡性特征明显的边缘区域。浙北、浙东、浙中文化区功能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文化功能整体,其中浙中深处环杭州湾地区腹地,实则是最具文化原生特征的地区,浙南文化区则自成体系。(3)浙江均质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格局大致重合。浙北文化区的功能与均质结构高度重合;浙中功能文化区相比均质结构范围缩小,说明金衢地区的文化中心作用并不显著;浙南功能文化区相比均质结构明显缩小,说明浙南文化功能区在全省呈收缩趋势,文化功能作用弱化,以环杭州湾地区为核心的浙北、浙东和浙中文化功能区有扩张趋势。(4)自然地理是浙江文化区形态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地貌是浙江文化空间功能结构的主控制因子,水系是浙江文化空间功能结构形成的副控制因子。浙江历史文化名城、浙江城镇体系规划、浙江产业体系规划等浙江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成果,与浙江文化区在空间上大致对应,说明现代经济活动也对文化区形态产生影响,文化传承与现代经济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提出以环杭州湾地区、温州为两个文化主中心,以宁波和金衢地区为两个文化副中心,以浙北、浙东、浙中和浙南文化区为四类文化发展区域的浙江区域文化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论文还提出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由文化景观范畴宽泛、界定模糊、分布不均带来的文化区划研究的偏差问题。最后提出文化区划与城镇体系、产业布局、文化产业、遗产保护等不同领域的规划实践相结合还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