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格拉底: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李文阁(2004)[1]: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能够不断地思考、追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今天,在科技理性和工具价值日益上升的视域里,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青年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陷入了一种“存在性危机”中,出现了精神迷失和理想迷失,这就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目标的深刻思考。目的:本研究意在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人口统计学及来源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意义治疗理论制定团体干预方案并对干预方案的辅导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何英奇编制的《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为评量工具,以云南三所大学的563名学生为样本实施测验,并从其中一所大学样本中筛选出2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采取实验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成员连续接受每周1次,每次90分钟共计7次630分钟的团体活动,控制组则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考验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实验前后的量表得分是否有显著差异。另外,笔者根据团体过程记录、会谈资料和成员之回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对意义治疗团体辅导之成效作进一步探讨。结论:一、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大学生缺乏明确的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分在年级、性别、有无躯体疾病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男生的“生命目的”、“生命控制”得分均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苦难接纳”得分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年级上,大一的生命意义感总分均分显著高于大三、大四;大四的“意义意志”得分均分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大四的“存在盈实”得分均分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生命目的”得分均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三;大四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得分均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大一、大二的“死亡接纳”得分均分显著高于大三、大四。有躯体疾病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总分均分及“生命控制”与“死亡接纳”维度得分均分显著低于无躯体疾病的学生。二、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来源按重要性排列如下:家庭、个人成长、身体健康、目标追求、人际关系、成功经验与成就及走出困境。其中女生在家庭的选择上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优先来源按重要性排列如下:家庭、个人成长、身体健康、目标追求、信念、成功经验与成就。其中女生在家庭的选择上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信念的选择上显著高于女生。三、意义治疗团体方案对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其意义意志、存在空虚、生命目的与苦难接纳维度上,皆有立即性及持续性辅导效果。在生命控制及死亡接纳维度上即效性显著,持续性辅导效果不显著。四、意义治疗团体方案对实验组成员具有正向的影响,大多数成员对于自我更有信心,愿意让自己过得更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随便浪费时间,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苦难。五、在团体实施过程中,高度的团体凝聚力、领导者尊重开放的态度、领导者成员彼此正向的回馈皆有利于本研究辅导效果的提升。最后,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以提供大学教师实施生命意义辅导团体以及未来研究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