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筋痹”角度重新审视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探讨膝骨关节炎六经筋辨证的规律,丰富膝骨性关节炎辨证体系,有效指导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实践。方法:本研究于2007年6月~2008年6月期间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收治的9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填写膝骨性关节炎六经筋辨证情况调查表及痛点分布表。按照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筋病教研室规定的经筋循行,对患者进行经筋辨证。调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经筋证型分布和各经筋线上经筋病灶出现频次,总结它们的规律。同时选取本次辨证中最多见的足阳明经筋病变以及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病变,调查它们的病程、疼痛程度、X线变化程度情况,并运用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分析这两种最常见经筋证型的病程、疼痛程度、X线分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求初步归纳常见经筋病变的特点,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膝骨关节炎现患病人95例。结果分析如下:1、KOA患者以足阳明经筋病变所占比例最大。单一的足阳明经筋型占29.51%,加上复合型,足阳明经筋病变占到59.86%,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阳明经筋有81个,占41.97%。2、单一的足太阳经筋型占12.3%,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太阳经筋有58个,占30.05%。3、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其它经筋病变往往影响到足太阳经筋,引起该经筋的病变,且比例很高,加上复合型,足太阳经筋病变占到48.39%,其中特别是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病变占了23.77%。4、足阳明经筋以及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的患者的患病时间比较方差不齐(方差齐性检验=0.006<0.05),故选用Satterthwaite近似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患病月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6<0.05)。5、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43<0.05)。足阳明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29.17,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37.76,29.17<37.76。6、两组患者的X线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47<0.05)。足阳明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28.99,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37.98,28.99<37.98。结论:1、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足三阴经筋四种单一经筋证型和多种复合证型,在上述所有经筋病变中,足阳明经筋病变最广,提示应重点针对该经筋进行治疗;2、足太阳经筋病变常在复合经筋证型中出现,一些足太阳经筋病灶的出现频次也是相当高,提示治疗时同样不能忽视对该经筋病变的治疗。3、复合证型中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占的比重最大,远远多于其它复合证型,提示该复合经筋病变在KOA的进展与转归中占很大的份额,详细研究该复合经筋病变对于延缓或阻止KOA的进一步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4、足阳明经筋病变的患者,其患病时间、疼痛程度、X线分级均较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病变患者严重。鉴于KOA病情的复杂性,应该按具体情况分出不同的型。目前多按照髌股关节、股胫关节内侧间室、股胫关节外侧间室等来分型,由于KOA不仅是发生在骨和软骨的改变,而是包括整个关节组织,按经筋辨证分型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