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氯诺昔康应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氯诺昔康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I-II级患儿60例,年龄3岁-7岁,全麻下行中到大型择期手术,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病房传统方式镇痛;B组采用氯诺昔康0.03mg/kg/h PCA持续静脉输注镇痛;C组则给予氯诺昔康0.3mg/kg单次静脉滴注镇痛。于术后4h、8h、12h、24h、48h五个时点观察三组患儿的疼痛评分(VASf和FLACC)、Ramsay镇静评分(RSS)、BCS舒适评分、病人总体印象评分(VRS)并记录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每组分别于术前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并分别从三组血标本中各随机选取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2(Interlukine 2,IL-2)和白细胞介6(Interlukine 6,IL-6)。结果:三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性别、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VASf和FLACC两种疼痛评分结果基本一致。术后12h B组和C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之后C组与A组的疼痛评分逐渐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各时点的镇痛评分逐渐降低,而C组术后12h的疼痛评分高于8h,与BCS舒适评分结果基本一致。术后各个时点三组患儿的Ramsay镇静评分(RSS)、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患儿总体印象评分(VRS) B组明显优于A、C组(P<0.05)。与术前相比,三组患儿术后的IL-2均显著下降而IL-6则显著升高(P<0.05),B、C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A组(P<0.05)。B、C组IL-2的下降程度无差别(P>0.05)而IL-6升高的程度B组明显小于C组(P<0.05)。术前、术后三组患儿之间PTs、APTT和PLT均无显著差异(P>0.05),仅B组和C组术后的PTs较术前明显延长(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无实际临床意义。三组患儿均未出现术后异常出血情况。结论:氯诺昔康用于小儿术后PCA静脉持续镇痛安全、有效,并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有较好的平衡细胞因子和缓解围术期免疫损伤的作用,有利于小儿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