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行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化进程发展,以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又由于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及现行的城乡分制户籍管理制度,一个边缘性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顾名思义,即由于父母进城务工,被留在农村学习、生活,由祖辈或其他亲戚朋友代为监护的未满十八周岁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查阅了无数新闻报道,以及进行了相关实地考察之后,深刻认识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农名工家庭的自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大量的新闻报道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受到各种各样的身心伤害,又或者,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道德意志薄弱、价值观扭曲,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实地访谈法,从社会学、教育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深层次剖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成因,保障调查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数不胜数,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也相当广,如留守儿童的规模、类型、主要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等。然而,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却是相对匮乏。研究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性格方面,常有焦虑自卑感,逆反心理大。(2)学习方面,注意力缺陷,学习动机较弱。(3)人际关系方面,孤僻不合群,多数留守儿童患有社交恐惧症。(4)人生观方面,道德意志较为薄弱,扭曲心理严重。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拟从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以及儿童心理健康的理论依据出发,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再从我国的政策体制、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自身五个方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所分析的原因,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观察研究和解决策略提供新的视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城市化的发展;为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与方针实施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