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浮游甲壳动物、浮游植物、大型底栖动物生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江口水库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库区地貌类型复杂,有充足的降雨量和足够的光照,然而由于地形影响,季风导致其降水时空分布并不均匀。丹江口水库在近年来受到日渐增多的人为因素影响,将影响水生生态群落的变化。考虑到其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关键地位,本论文对丹江口水库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库基本水质情况、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采集到的浮游甲壳动物主要有枝角类和桡足类,两者都是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且是多种水产经济鱼类的重要天然饵料,在渔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上都有重要意义。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产者,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支持着水生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浮游植物群落还会间接反映淡水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部分浮游植物过量生长会产生过量藻毒素,进而影响到水质安全。大型底栖动物作为水域生态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体底质的组成起到关键作用,在生态系统中有重要地位。本次调查了丹江口水库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四个季度的浮游甲壳动物、浮游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构成,分析了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对浮游甲壳动物和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指数进行了计算分析,运用典型对应分析(CCA)对丹江口水库浮游甲壳动物和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尽可能反映丹江口水库生物群落现状。研究结果如下:一,水质部分:1.丹江口水库上游是氨氮补充的重要来源,氨氮含量在上游的汉江库区较高。2.硝态氮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在所有点位均达到最高。亚硝态氮含量较为稳定。3.总磷含量季节变化较大,且秋季总磷含量低于其余三季,总氮含量变化较稳定。4.水库的透明度、电导率、pH变化趋势不一致,透明度季节变化较明显,秋季蓄水使汉库两个点位透明度较低,其余季节陶岔和小三峡河口透明度较低,与当季较低的水位有关。电导率空间分布变化不大,季节变化明显,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水库pH值介于7.45-8.92之间,属于弱碱性水质,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二,浮游甲壳动物部分:1.四个季度调查共检测到浮游甲壳动物20属28种,优势种为透明溞、僧帽溞、汤匙华哲水蚤、近邻剑水蚤、广布中剑水蚤、透明温剑水蚤。2.水库浮游甲壳动物生物平均密度自2013年冬季至2014年秋季分别为5.91ind./L、10.80ind./L、60.53ind./L和169.68ind./L,呈增长趋势。3.全年浮游甲壳动物生物密度更多集中在汉库区域,坝前区域也拥有较高的浮游甲壳动物密度。4.浮游甲壳动物在不同季节受环境因子影响不同,其中电导率、温度、透明度、氨氮在一年中都曾成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之一。温度是对丹江口浮游甲壳动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三,浮游植物部分:1-四个季度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6属101种,其中蓝藻门17属26种,占总种数25.7%;硅藻门17属20种,占19.8%;绿藻门最多,达32属45种,占总比44.6%。2.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较大。全年中铜绿微囊藻、颗粒直链藻及其极狭变种、小环藻、类颤藻鱼腥藻、薄甲藻、球衣藻、单胞衣藻原变种都曾成为季节优势种。3.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逐季增大,按冬、春、夏、秋季排列依次为3.08μ g/L、6.49μg/L、128.92μg/L和481.07 μg/L。4.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在四个季节变化并不一致,春季和夏季浮游植物分布比较均匀,冬季生物量近一半集中在汉库区域,而秋季小太平洋浮游植物生物量达到39%,为所有点位中最高的。5.本次调查中,水库浮游植物受温度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含量、透明度和电导率的综合影响,每个季度环境因子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其中氨氮在除夏季外其他三个季节影响都较大,水体透明度在春季和秋季起较大作用,总磷在夏季和春季影响作用较明显。6.浮游甲壳动物的分布受浮游植物影响作用没有发现明显规律,季节变化并不一致。浮游植物密度是浮游甲壳动物密度的100-1000倍。7.按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评价丹江口水质为中污染,而Margalef指数反映丹江口水库四季水质春夏季为清洁水体,冬季为α-中污染,秋季为β-中污染,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示丹江口水库除夏季为中污染外,其余季节均为无污染水体。按照浮游植物密度标准评价水库水质,丹江口水库属清洁水体。四,大型底栖动物部分:1.大型底栖动物分布较多集中于上游浪河口段,丹库密度较小,且空间分布随季节变化较明显。2.水库大型底栖动物密度随季节变化明显,变化趋势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生物密度仅为夏季的1/30。3.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由环节动物门的几个类群构成,分别为单孔蚓属、尾鳃蚓属、管水蚓属、水丝蚓属和仙女虫属,密度达到总生物密度的95%以上,水丝蚓和管水蚓是丹江口水库底栖生物群落中数量最丰富的。
其他文献
提出信号的Chirp-Z变换加窗校正幅值谱的具体方法和实现步骤,通过仿真计算表明这种方法校正幅值谱具有高精度优点,并能将此法应用于处理时变信号.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高速发展让推行长护险制度变得势在必行。自2016年国家正式开始长护险试点以来,各试点地区都在积极开展长护险的探索实践。本文以2019年在几个试点地区开展
毒性中药即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传统观点认为中药多数来自大自然,不良反应少或无毒副作用,人们面对疑难杂症时对各类方法与手段予以利用,有人偏信民间验方、偏方或秘方,使毒
围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在找准自身角色与定位的基础上,以发现和解决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和培养合格人才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突破口,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
2019年,我国组织开展了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和使用试点,并逐步扩大集采范围。本文以产业经济学视角分析认为:在市场规模方面,药品集采政策提升了医药企业追求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南天竹中的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组分进行分析鉴定。通过研究从野生南天竹挥发油中鉴定出33种成分,种类丰富,占挥发油总量的3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