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典籍英译的伦理层面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潜力不仅取决于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也深深地受到文化活力的制约。文化活力是反映一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汉语典籍英译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能够增强汉语言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目前,典籍英译得到了翻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大规模的典籍英译工作正在有组织地进行,学术领域中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在有序地向前推进。典籍英译的前途是光明的,其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伦理学是揭示行为规范的哲学,哲学对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翻译的伦理学研究的是翻译活动中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和译者的伦理,是指导汉语典籍英译并影响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译者的翻译伦理观是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译者伦理素养要求的提高能够不断改进翻译过程,提高翻译质量。《菜根谭》是明清言集的绝对代表作,集释、道、儒三家思想之大成,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教人修身处世的语录,成为受到国内外翻译工作者注目的汉语典籍,因此《菜根谭》的英译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一直以来,《菜根谭》的英译本都不乏理论和实践批评,然而对其英译的伦理研究却很少见。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菜根谭》英译的伦理性,在韦努蒂的异化伦理和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的规范下分析保罗.怀特和蒋坚松的英译本,找出他们各自如何处理翻译过程中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冲突的翻译对策,以及他们在何种程度上遵循和违背了翻译伦理的框架,并在对其中一些例句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典籍英译最好由中国人来做的结论。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时期典籍英译的伦理学关注来更好地认识翻译实践活动,保持中国文化的活力,以便更好地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其他文献
混合交通是一种客观现象.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其含意不同。在经济发达国家,公路上行驶的基本是汽车,混合交通特指车速较高的小型汽车与车速较低的大型汽车所组成的交通,即行驶车
在全系统的、信号级的、同构的仿真研究基本框架下,就针对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质心式箔条干扰中的箔条云的RCS方位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目标舰RCS方位特性的异同,进而建立
黑龙江省建设高教强省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高等教育区域竞争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并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这是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但国内有关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关注点都集中于老年居住环境的功能问题,强调安全便捷,却忽视了老年人精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第二语言习得中有关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有学者认为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中心任务。许多学者对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做了大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