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鲈鱼主要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磷的营养生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养殖系统(养殖桶规格:120L或300L)或海水浮式网箱(1.0×1.0×1.5m或1.5×1.5×2.0m )中进行为期8-9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核黄素、泛酸、吡哆醇、叶酸和矿物质磷对大黄鱼、鲈鱼生长和生理状态的影响,同时根据不同指标评价了大黄鱼和鲈鱼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核黄素含量显著影响大黄鱼的存活率(P<0.05),其中饲料中未添加核黄素组(0.80mg核黄素/kg饲料,Diet 1)的存活率显著低于添加核黄素组(P<0.05),但存活率在各添加组间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缺乏核黄素组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的升高,大黄鱼的SGR显著升高(P<0.05),且在核黄素含量为6.60mg/kg时(Diet 3)达到最大,而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继续升高,实验大黄鱼SGR维持在一相对稳定水平(P>0.05)。Diet 1组实验鱼饲料转化率(FCE)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但FCE和PER在各核黄素添加组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大黄鱼核黄素缺乏时表现出一系列缺乏症状,包括晶状体混浊、体色苍白、尾鳍分叉和畏光。而饲料中添加核黄素组则没有发现上述症状。大黄鱼肝脏D-氨基酸氧化酶活力(D-AAO)和肝脏核黄素含量都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升高而显著升高,并在饲料核黄素含量为6.60~23.95mg/kg时维持稳定。上述结果表明,核黄素是大黄鱼必需维生素,核黄素缺乏时不仅抑制大黄鱼生长,导致高死亡率,而且会产生一系列缺乏症。而饲料中高含量的核黄素不会对大黄鱼生长和生理代谢产生负面影响。当以SGR为评价指标时,通过折线模型所得到大黄鱼对核黄素的最适需要量为6.23mg/kg;而当以肝脏D-AAO或核黄素含量为评价指标时,得到核黄素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6.83和6.92mg/kg。2.饲料中未添加核黄素组(0.80mg核黄素/kg饲料,Diet 1)鲈鱼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但存活率在各添加组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Diet 1组鲈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的升高,SGR显著升高(P<0.05),且饲料核黄素含量为6.1mg/kg时(Diet 3)达到最大,而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继续升高,实验
其他文献
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影响巨大的跨国破产案件有增无减。我国立法对这一问题的长期忽视导致相关法律实践无所适从或自相矛盾。本文从跨国破产的概念、基本内容着手,主要
随着制造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工程技术人员及机械操作者对工作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施绿色制造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最小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
肖邦是一位将毕生心血全部奉献于钢琴作品创作的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14种体裁的钢琴作品,其中夜曲创作又是他所有创作中最精致的体裁之一。本文通过对肖邦夜曲的追溯和肖邦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埋地金属微生物腐蚀的重要诱因,微生物腐蚀抑制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利用微生物分析方法、失重法、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扫描
股票期权是指现代企业中对员工进行激励的形式,是金融产品衍生工具在企业分配制度中的运用,在国外已发展成熟。20 世纪后期,我国一些企业开始试行这种制度,但在实践中仍存在
烟气脱硫是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SO2)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烟气脱硫的方法很多,但在其适用范围以及经济技术上各有缺陷。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烟气脱硫技术的综合对比,发现利用柠
刑事庭前程序在时间上是指刑事案件在提起公诉后到开庭审判前的一个阶段,在内容上主要是指在案件开庭审判前,以庭前审查和开庭准备为核心的诉讼程序和活动。庭前程序还是联系刑
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昏迷临床并非罕见,但误诊率、死亡率颇高,作者诊治1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住院病人,10例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68(36~74)岁。按糖尿病诊断标准[1]均
为了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本文对基于小波域统计模型的图像去噪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提高算法的去噪性能出发,构建了三种小波系数统计模型:各向异性马尔可夫随机场(MR
<正>印刷企业即面临信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又受到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增加和全球经济低迷的挑战。在机遇与困境的博弈之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地位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