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也称配位多孔网络(Porous Coordination Networks,PCNs)或多孔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PCPs),是一类有着高孔洞结构的一维、二维或三维扩展的配位聚合物,它们的网络由金属中心和有机桥连接组成。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可调节的孔/洞尺寸,荧光纯度好以及荧光寿命长等,已被大量用于发光、能量存储和转换、气体分离/吸附、化学传感、生物医学和催化等诸多领域。本论文基于单氰基吲哚类衍生物配体L1和双氰基吲哚类衍生物配体L2,与过渡金属离子Cd(Ⅱ)结合,设计合成出3种结构新颖的羧酸类配位聚合物。对其单晶结构,元素分析,粉末XRD,红外分析,热稳定性分析和荧光测试分析等一系列表征后,继而探索它们在硝基化合物(NACs)传感方向的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下:1. 利用三组分无溶剂缩合等合成方法,合成出配体L1{3-(5-bromo-2-(pyridin-4-yl)-3H-benzo[e]indol-1-yl)benzonitrile}。使用溶剂热合成法,将L1作为有机桥与4水合醋酸镉原位生成本文第一个具有3D结构的配合物[C96H56N8O8Br4Cd2]·H2O·2CH4O。在420 nm激发下在435 nm处获得最大发射峰,为蓝紫光。实验证明配合物1对2,4,6-三硝基苯酚(TNP)与4-硝基苯酚(4-NP)有选择性,0-0.035 m M和0.035 m M-0.072 m M范围内对TNP的检测限为1.669×10-7 M和3.14×10-7 M,0-0.14 m M范围内对4-NP的检测限为1.621×10-6M。2. 改变反应条件与反应溶剂,继续使用配体L1,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原位合成出本文第二个配合物[C96H56O8N8Br4Cd2]·3H2O·C3H8O。配合物2是二维层状结构,具有热稳定性好,产率高等特点。3. 在配体L1的基础上,为增加配位点我们引入氰化亚铜将Br基取代为CN基,合成出配体L2{1-(3-cyanophenyl)-2-(pyridin-4-yl)-3H-benzo[e]indole-5-carbonitrile}。在弱酸性水,乙醇溶剂中与Cd(Ⅱ)离子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本文第三个配合物[C50H28N6O4Cd]·2C2H6O。配合物3是3D网状结构,具有热稳定性好,荧光强度高等特点,在荧光传感检测中对2,4,6-三硝基苯酚(TNP)有唯一选择性。当TNP浓度在0-0.06 m M范围内,悬浮在乙醇溶剂中的配合物3的荧光强度与TNP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荧光猝灭常数Ksv=2.27×106M-1,检测限为1.841×1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