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礼学思想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__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礼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先秦儒家礼学思想是指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为了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处,以“礼”为核心而在政治层面、社会层面和人生层面所阐发的政治秩序、行为准则和人格追求的思想总和。礼学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在整个中国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千年来以自己独特的教化功能规范和引导着古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对华夏民族子孙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今天,用现代意识挖掘先秦儒家礼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弘扬中华民族崇礼义的礼学思想,对于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关于礼学思想的研究,国内大多数学者相对而言研究孔子和荀子礼学思想的比较多,研究成果比较丰硕,而孟子的礼学思想相对而言,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匮乏,这也为开拓孟子礼学思想的研究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对孟子礼学思想的系统研究是从其礼学之所以会产生的时代背景为起点的,主要阐明了孟子礼学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时代背景是孟子礼学思想得以形成的现实依据,而孟子礼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是在批判地继承周公、孔子、子思的礼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继而通过对《孟子》一书中关于“礼”的章句对孟子礼学思想做了一个详细的论述。
  孟子礼学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礼”是指社会的等级秩序,第二,“礼”是人的内在属性,是人禽之别的标志,是区别君子与非君子的标准,同时也是修身基础。第三,“礼”还是典章制度,“礼”是各阶级遵守的原则,“礼”与“乐”配合教化百姓,并为社会安定提供制度保障。孟子礼学思想的特征主要是在封建社会中所体现出的民本性特征、内在性与外在性统一和发展性等特征。孟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孟子为“礼”从人性中找到根源,“四端”说扩展了孔子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及“仁政”说扩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
  孟子礼学思想的形成无疑发展了前人已有的礼学思想,因此,孟子礼学思想较之前人的礼学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增强了个体的道德自信,发展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强化了儒家的人生追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和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等方面。但是,孟子的礼学思想在整体上还是为封建社会服务,因此,孟子的礼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现在具有一定的阶级倾向和唯心主义倾向。
  孟子的礼学思想在当代仍有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资源,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和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共处。研究孟子的礼学思想,不仅仅是因为“礼”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辉煌。礼学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有必要加强对礼学思想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因此,研究孟子的礼学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创新时代的到来,新兴科技日益崛起的同时,技术融合也日趋复杂。然而,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围绕单一主体或层面的创新更加难以满足技术活动的需求。产业集群为了适应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实现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进而不断加强群内主体对优势资源获取的依赖。因此,产业集群应结合“协同学”组织活动范式,并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此背景下,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基于知识层面的协同运作,
学位
马克思始终将追寻人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理论核心,马克思技术哲学作为其理论分支之一同样着眼于实现人类解放。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出现了由一系列技术异化问题。因此,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以及如何恰当处理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至关重要。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基于工业革命现实背景,针对资本主义工业下种种不合理现象的反思以及对工人悲惨命运的同情,对技术发展进行反思。马克思将技术与人的密切联系作为思考技术本质的切入点
学位
在21世纪的今天,宗教依然是人类生活中存在的重要现象,对当今人类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那么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的宗教现象?如何处理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宗教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到马克思,去寻找马克思丰富的宗教批判思想。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对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的研究,多是从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超越来进行探讨的,忽视了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中的其他启蒙思想家因素尤其是斯宾诺莎的因素。近年以来,西方激进左翼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得到重要推进。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激烈变革这一特定历史背景的省察,将自由时间思想引入政治经济学视域展开新的理论探索。在“固定资本和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一节中,科学与技术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中作用逐渐增大,带来的结果是直接劳动在工业生产中作用逐渐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劳动者拥有自由时间带来潜在可能性。按照逻辑,我们认为机器化大生产能够解放
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以往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直至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现实问题的反思也从未中断。人是处于交往中的人,交往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展开,因此人作为交往的主体与核心,其发展永远离不开多元的交往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关系。交往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网络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使得人们之间的
学位
青年马克思接触到异化难题时,开始着手研究所有权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国民经济学为线索,寻找难题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所有权理论,所有权理论的研究是实现公平正义和解决物质利益问题的基础。  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回顾历史上关于所有理论有代表性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亚当·斯密支持所有权,认为所有权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蒲鲁东的观点是废除所有权,因为所有权会导致不平等,所有权应当
学位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当今社会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现实热门话题。探讨意识形态在现实社会中的功能发挥问题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功能思想阐发最为集中和完整的代表性著作。与以往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功能问题的探讨相比,《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功能思想的形成。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意
学位
影视艺术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不断被运用于影视艺术的制作、放映和传播等过程,使影视艺术表现力和传播效率大为提高,受众空前广泛。探究科技在影视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也为不断促进影视艺术的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对于影视艺术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一是影视技术不
学位
当今,科学技术与政治早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两者的起源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是相互独立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与政治联系越来越密切。本文将尝试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来研究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力量贯穿于整个抗疫过程的始终,并成为影响抗疫成效的重要力量,正如白皮书里强调的那样,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
学位
为了探索技术的本质,美国当代著名技术哲学家唐·伊德突破了传统技术哲学的思维模式,将现象学与技术哲学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后现象学的技术哲学,提出了著名的技术意向性理论,在技术哲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伊德在继承和批判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研究技术哲学的独特风格,并且运用到对具体的技术人工物的意向性分析之中。  伊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