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壮大,集团化、国际化趋势明显,面临的各种经营管理风险日益增多,全社会逐渐形成建立完善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共识。内部审计机构在监督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方面具有独立性强、专业性高的优势,可以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我国的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体系,构建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应用框架,为内部控制评价实务服务,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及其实务应用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进行研究探讨,具体采用了演绎推理、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等方法。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理论、发展演进、作用、应用框架构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发展完善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的策略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是:1.内部控制评价对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完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集团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实现持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存在集团管控能力总体较弱、管理层级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历史短暂、法人治理结构不尽完善等特点,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定是一个长期、复杂、不断反馈循环的过程。通过内部控制评价,集团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可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适合集团的业务发展,推动集团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改进完善。2.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中,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植根于企业内部,且具有独立性强、专业性高的特点,因此由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具有相对优势。《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规定,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或委托外部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但由于内部控制总是基于组织特定目标而言的,与外部中介机构相比,内部审计部门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时更了解集团特定目标,更能立足集团自身实际情况而不是照搬框架和规则,因此,内部审计部门更能够结合集团特定的业务和制度,全面、客观地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设立和运行的有效性。3.确认集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否、分析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是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逐渐递进的三个层次,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要发现内部控制体系的缺陷,更要揭示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实现内部控制体系持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持续改进的有益机制。4.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应用尚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缺乏足够的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要科学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研究成果,完善适合国有企业集团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评价应用框架。本文将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评价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提高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水平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提供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