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又称“亚洲虎蚊”,起源于东南亚,全球广泛分布,也是我国最常见蚊种之一,北至辽宁,南至海南,西至西藏均有分布。白纹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黄热病毒及寨卡病毒等多种病原体,是重要的传病媒介。应用化学杀虫剂控制蚊虫是蚊媒病防控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杀虫剂的持续大量使用,已导致我国多地的白纹伊蚊产生了抗药性。有研究显示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kdr)的F1534S突变与菊酯类杀虫剂抗性表型密切相关。本研究采集我国各地的白纹伊蚊,检测kdr突变,统计突变类型和计算基因型频率;同时应用多态微卫星DNA对应样本检测,计算群体遗传差异和结构;综合分析和探究kdr突变在群体内的起源,以及在群体间扩散的规律。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本研究在我国15个地点采集蚊虫,通过形态和分子鉴定,获得白纹伊蚊1392只,以采集地划分群体进行后续研究。2.通过比对获得白纹伊蚊VGSC基因部分片段的序列,结果显示第3编码区S6片段的I1532和F1534两个位点存在非同义突变,P1516、F1528、T1539、L1540和N1541共5个位点有同义突变。在非同义突变中,1532位点的2种等位基因和频率如下:野生型ATC/I(92.89%)和突变型ACC/T(7.11%);1534位点的10种等位基因和频率为:野生型TTC/F(41.99%),突变型TTG/L(1.24%)、CTG/L(0.15%)、CTC/L(0.39%)、TTA/L(0.89%)、TCC/S(40.91%)、TCG/S(0.15%)、TGC/C(0.97%)、CGC/R(0.43%)和TGG/W(0.12%)。在同义突变位点中,1539与1540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有2种类型,分别是ACT/T、ACG/T和CTG/L、CTT/L;1516、1528和1541位点仅有1种类型,分别是CCA/P、TTT/F和AAT/N;5个位点的突变频率分别为17.13%、12.03%、3.77%、51.51%和51.80%。3.本研究首次发现了白纹伊蚊VGSC基因F1534新的突变等位基因2个,即F1534 R/W,仅存在于深圳蛇口群体(6.67%/2.50%);还发现了1532和1534两个位点同时突变的个体共52个(3.74%),未见同为突变纯合子的个体,存在于云南景洪、上海宝山、上海杨浦、杨浦共青和浙江杭州共5个现场群体中。两个位点同时突变与抗药性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确定。4.统计本研究白纹伊蚊的VGSC基因F1534S突变频率,总体为38.01%;15个群体中最高的是浙江杭州群体,为91.55%,陕西西安、广东汕头和山东济宁群体未发现F1534S突变。结果提示浙江杭州群体的抗性水平最高。5.基于8个多态微卫星DNA位点对白纹伊蚊的11个群体进行检测,等位基因数A的范围为7~22,平均为11.8750;等位基因丰富度Rs的范围为3.5070~10.5720。结果提示应用的微卫星DNA位点是适合的分析群体遗传差异的分子标志。6.计算的白纹伊蚊群体期望杂合度He和观察杂合度Ho的范围是0.5085(海南三沙)~0.6626(海南海口),0.3179(上海宝山)~0.5664(广东汕头),平均分别为0.6154和0.3749;近交系数Fis范围为0.1020(广东汕头)~0.5190(上海宝山),平均为0.3906。结果显示群体的近交机会多,杂合度小。7.白纹伊蚊群体的Fst值为0.1048,基因流Nm为2.1366,总体来看,群体间遗传差异小,未出现明显分化。广东汕头与海南三沙群体的遗传差异最大(Fst=0.2836),结果提示两群体遗传分化明显,而上海宝山与浙江杭州群体的无差异(Fst=0)。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占总变异的89.53%,群体间变异近占总变异的10.47%。贝叶斯分支分析显示所有个体可被分在3支中,海南三沙群体的个体为单独一支(Ⅰ),广东汕头群体的73.33%个体被分到第II支,其余9个群体的个体被分在第Ⅱ和Ⅲ支,比例差别不明显。提示除海南三沙和广东汕头群体外,其他群体间未出现遗传分化。8.综合分析本研究白纹伊蚊群体的遗传差异与kdr突变的相互关系,发现我国大尺度的白纹伊蚊群体间基因交流充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与地理距离无关,VGSC基因突变是当地杀虫剂的选择压力下适应性进化结果。结合较弱的遗传结构,以及VGSC基因的突变类型,影响VGSC基因突变在群体中的维持和扩散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杀虫剂的使用,其次是迁移,推测的路径是分别从南向北和向东北两个方向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