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场所依恋”形成的逻辑基础入手,首次提出了自主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场所依恋”形成机制:个人自在获得场所自在的有关信息,在脑海中首先形成一个概念场所,若能接受,则产生实际的旅游行为,到实地参观访问后,便会产生一个场所映象,即基模场所,若基模场所超过概念场所预期,又符合个人的价值观体系,即经过一个“内省”的过程,则“场所依恋”可能产生。“场所依恋”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脆弱且测不准的过程,对有关量表进行科学的修订是解决测不准问题的关键所在。就“场所依恋”(place attachment)形成机制来看,场所依恋在形成的过程中实质上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的,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地通过实证研究来证实该机制。限于篇幅及研究重心的需要,本文只针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有关“场所依恋”的实证研究,一为相同的旅游“场所”下,旅游者的“场所依恋”水平在人口特征上存在差异;二为“概念场所”(concept place)和“基模场所”(model place)的“认知差距”、“情感”与旅游者“场所依恋”究竟有怎样的关系。研究发现,都江堰景区旅游者场所依恋水平普遍不高,最大止步于场所认同感(Place Identity),更深的情感有待进一步的培养。景区旅游者“场所依恋”水平在人口学特征上确实存在着差异。综合来看,男女游客除在场所根深蒂固感(Place Rootedness)上存在差异,男性在此层面上表现得比女性更为强烈外,在“场所依恋”的其他四个层面上不存在差异。从年龄、学历来看,均出现在场所归属感(PlaceBelongingness)、场所认同感(Place Identity)和场所依赖感(PlaceDependence)三个中间层次上存在差异,且年龄大的、学历高的旅游者的感觉要强于年龄小的,学历低的旅游者。在不同家庭月收入上,旅游者在有差异的“场所依恋”各层面上,除在最浅层的场所熟悉感(Place Familiarity)和最深层的场所根深蒂固感的差异存在着波动外,基本上表现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感觉更为强烈。因此,总的来看,旅游者的“场所依恋”水平差异更多地集中在场所归属感、场所认同感和场所依赖感三个中间层次,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年龄大的、学历高的或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的感觉更为强烈。而在最浅层场所熟悉感和最深层场所根深蒂固感上的差异上,波动相对明显。在旅游者“场所依恋”与“认知差距”、“情感”的关系探讨中,结果显示,“情感”对“场所依恋”有正向影响关系,而“认知差距”与“场所依恋”有反向影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