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经营人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上海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uhegu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港口,作为水路运输的重要连接点,在运输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但是有关港口的法律制度现状不尽完善,虽然我国在2003年制定和颁布了《港口法》,但这部法律只是国家对港口经营活动进行纵向管理的法律规范,而没有制定任何有关港口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这并不表明港口民事法律关系的问题不存在,随着港口业务纠纷的日益增多,有关海上货物运输中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责任限制、法律适用等问题引起了立法者、海商法研究者和航运实务者广泛关注。有鉴于此,笔者觉得有必要通过对港口经营人的三大基本问题即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行政管理制度以及民事法律责任问题,做一次比较系统的研究,希望能对将来我国港口经营人责任制度的制定以及相关的司法审判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文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各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讨论了港口经营人的定义和经营范围的问题,重点讨论由于“喜马拉雅条款”的存在,装卸公司是否应该纳入港口经营业务范围在港口法中进行规定。在此基础之上来分析和研究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问题,有关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一直来在学术界都是争议的焦点。通过分析,笔者支持把港口经营人应视为独立合同当事人的观点。 本文第二章系统的分析了《港口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港口经营人的行政法律制度的规定,港口经营人的行政法律制度是港口行业所特有的一套行为规则,主要包括港口经营人的市场准入制度、依法经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笔者着重分析如何正确的理解和适用港口经营人的市场准入制度。 文章的第三章主要讨论了港口经营人的责任问题。因为港口经营人的责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关系到港口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笔者试从归责原则、责任期间、赔偿范围、责任限制这个四个方面对港口经营人的责任问题做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提出港口经营人责任制度的立法建议。
其他文献
商法和经济法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新型部门法,其二者的价值、性质和关系等问题,因社会的特殊需要而倍受学界的关注。商法和经济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但国内学者对它们
有关行业协会问题的研究在当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该研究符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转变经济管理方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发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近年来在公司治理和证券市场建设中的颇具争议的热门课题,引起了我国实务界和理论界广泛的关注,并已经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也取得实践的初步成功。但是,往往当我
商品房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矛盾纠纷的焦点问题之一,其中主要的是公共设施的物权和物业管理权的行使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物权理论研究的不足引致
本文对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模式进行了法律分析。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价值取向的外资准入管理模式,它包含“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两个
在现代风险社会之下,行政机关以主动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行政规制方式。为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和服务职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