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10月建成通车的沪嘉高速公路,是我国大陆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它打破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纪录;1990年沈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时期的真正到来,截止2007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其规模效应逐步得到了发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但由于我国特定的行政隶属体制、建设管理体制、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营管理体制,导致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形式多样、政令不一,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对高速公路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理顺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理清高速公路的管理思路、强化高速公路的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高速公路具有车速高、通行能力大,交通事故少、安全舒适、运输成本低等运行特点,具有投入大,回收期长、投资多元性等投资特点,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它还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商品性、自然垄断性、准公共产品性等特性。目前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导致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运营等方面存在多种体制,主要有:在运行管理体制方面,既有事业单位管理型模式又有企业型管理模式;在建设管理体制方面既有建管一体模式又有建管分离模式;在交通管理体制方面既有单一执法体模式也有和综合执法体模式;在筹资体制方面,既有“统一规划、统贷统还”投融资模式,又有公路经营权转让融资模式,还有股份融资模式。高速公路在建设与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权益得不到正常维护;二是高速公路的经营性与公益性的矛盾突出;三是交通安全管理关系不顺,权力边界缺乏界定;四是投资体制相互掣肘,规模效应难以显现;五是高速公路监督制度尚未形成,责任追究也未落实到位。究其根源,在于缺乏自由竞争机制、监管机制缺失及公益性服务忽略等三方面的原因。
本文特别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先进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体制进行研究。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这四个国家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体制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在科学化管理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可以看到高速公路的管理包括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维护、运营,以及所需资金筹集的责任、权力和义务的合理划分和实施程序,实施过程的协作和监督机制与措施;对问题的及时反馈、分析和处理等方面。这四个发达国家在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方面所具有共同点,也可以说反映了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规律性:政府的领导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了完善的高速公路管理法律体系、全面科学规划,各负其职。
通过分析、比较,本文得出我国构建良好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管理体制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是必须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二是管理体系必须实现运转高效、有机协同,三是运转必须实现设施共用、信息共享、低成本、高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高速公路法制建设,依法治路;2、加强高速公路权力的监督,确保监督渠道多样化;3、全面规划建设,推动高速公路的规模化发展;4、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5、逐步推行特许经营制度;6、实行专业化管理,实现资源有效配置;7、分工合作,实行统一调度管理。
该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将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高速公路管理实际的剖析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了高速公路管理的理论研究框架,有助于深化高速公路管理研究的理论;在分析机制体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管理体制的完善建议,对完善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管理体制也有裨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