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偏瘫是患者脑部疾患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脑卒中所致偏瘫发生率高达60%-80%,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功能评估是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个性化、.科学化及疗效观察的重要依据。但目前偏瘫患者护理常规中的措施多为经验体会,没有体现不同功能状态下护理措施的差异性,措施欠系统、全面,因此,探讨系统全面、标准化并与患者功能相匹配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护理措施分类系统(Nursing Interventions Classification, NIC)是美国爱荷华大学联合世界先进护理人员研究形成的标准化护理语言分类,包含554条护理措施和12000余条护理活动,主要优势是包含了目前护士对患者采取的一切护理措施。但通过层级聚类分析形成的NIC分类框架下的护理措施没有明确脑卒中偏瘫患者相应功能状态下的护理措施,实施时护士需要从众多的护理条目中筛选,不仅会导致护理工作量的增大,还会造成不同能力护士采取护理措施的偏差。因此,本研究旨在以脑卒中相关功能为评定依据,确定患者功能相匹配的护理措施及活动类目,以便更好地发挥护理措施的指引作用。并将基于患者功能构建的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偏瘫患者中,探讨此护理方案对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目的根据患者“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相关功能”、以NIC为基础、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护理措施的记录,确定符合患者个体功能状态的护理方案,包括患者所需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活动,以指导临床护士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并论证基于患者功能状态制定的护理方案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有效性、科学性。研究方法1.3名研究小组成员初步确定脑卒中相关的评估功能,同时以NIC为基础,结合对18名不同功能状态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连续性跟踪的护理措施的记录,以功能为框架初步设计护理方案,形成第一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措施与活动类目。然后对8名临床专家进行预函询,请专家初步评议患者功能与护理措施的匹配情况,形成第二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措施与活动类目。然后对3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咨询,初步确定第三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相关的护理措施及活动类目。2.采用专家咨询法,将第三期护理措施与活动类目结合专家意见和第六版NIC更新的条目编制专家咨询问卷,对41名脑卒中护理专家进行问卷咨询,确定第四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功能状态下患者的护理方案,并检验其信效度。3.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法,根据入院时间段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100名急性期偏瘫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和60名恢复期偏瘫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进行于预,探讨基于功能状态的护理方案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1.经过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的基于功能状态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方案包括20条护理措施307护理活动条目。护理措施的总体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a为0.913;每条护理措施均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的4个公因子,对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82.95%,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将此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期偏瘫患者中:患者入院时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得分及平衡功能的等级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基于患者功能的护理方案干预后14天,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平衡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此护理方案应用于恢复期偏瘫患者中:患者入院时,两组患者在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康复科常规护理和基于患者功能的护理方案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偏瘫侧上肢和下肢功能评分等级均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手功能评分虽有改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以患者功能为框架,以NIC和临床护理措施记录为基础,构建的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方案具有全面、规范和方便交流的特点,且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便于临床护士决策护理措施。此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维护和改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