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累及全身中小血管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疾病,好发于儿童。该病是在1967年由日本的Dr Tomisacu Kawasaki(川崎富作)首次报道,因此国际上用其名字命名为川崎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好发于婴幼儿,<5岁的患儿占85%以上,男孩多见(男:女约1.83:1),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很大,目前已是5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可能与感染、免疫激活及细胞因子、遗传学背景等有关。部分未经治疗或延迟治疗的KD患儿可能会进展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本病在10天内接受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和口服阿司匹林(ASP)治疗后发热时间缩短,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同时CAL的发生率下降,但仍有部分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对IVIG无反应,发热持续存在,且发生CAL的风险增加。本研究通过分析川崎病合并冠脉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因素。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科确诊的204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目的是分析KD合并CAL的危险因素,从而及时制定有效治疗方案降低CAL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小儿内科住院并确诊为川崎病的20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冠脉损害的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冠脉损害病例,共90例,对照组为无冠脉损害病例,共114例。观察组男52例,女38例。对照组男62例,女52例。对204例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相关因素的应用价值。结果:1.性别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存在相关性。2.两组间WBC、CRP、PCT水平有统计学差异。3.在评估冠状动脉损害方面,WBC、PCT、CRP三者联合检测时较单项指标预测价值更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灵敏度为0.900,特异度为0.763。结论: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男性KD患儿冠脉损害的发生率高于女性KD患儿。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WBC、CRP、PCT水平升高为KD合并CAL的危险因素。3.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WBC、CRP、PCT三者联合检测对KD合并CAL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